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

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自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 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D. 河流径流量由北向南依次增大

2.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发生变化

D. 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3.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

A. 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 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

C. 剑麻—棉花—桑蚕—亚麻

D. 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

 

1. C 2. D 3. A 【解析】 1.我国三大自然区主要是依据地形、气候的地域差异来划分的,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为季风区,反之为非季风区,由于东南地区距离海洋近,西北内陆距离海洋远,故我国的降水的分布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内陆递减,C对;山地、高原、盆地交错分布,A错;受地形的影响等温线弯曲变化很大,B错;东部季风区河流径流量与降水量、流域面积、干支流等有关,黄河径流量小于珠江和长江,位于中部长江径流量最大,所以河流径流量由北向南依次增大不正确,D错。 2.东部季风区指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东部季风区既有第二级阶梯,也有第三级阶梯,湿润区、半润区、半干早区均有分布,由于纬度差异南北热量差异较大。西北内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距海洋远近不同,水分在西北内陆地区有很大的差异。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发生变化。本题要求选说法错误的选项,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除了热量的变化、还有水分的变化为基础,故D错,答案选D。 3.热量从北向南递减,故形成植被依次为亚寒带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A对。春小麦应分布于冬小麦的北面,B错误。亚麻应分布于中温带地区,C错误;两年三熟应分布于一年两熟地区的北面,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黄河奇石”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 内力作用

B. 风化作用

C. 侵蚀作用

D. 沉积作用

 

查看答案

下面不是黄河兰州段河道清淤的主要目的的是(  )

A. 改善水质

B. 提高防洪能力

C. 改善航运

D. 便于人们寻找黄河奇石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叙利亚人口稠密,地形以高原为主,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发展落后,经济以农业为主,出产小麦、棉花、葡萄、油橄榄、无花果等,出口棉花与小麦,是中东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

材料二 叙利亚及周边地区图 (上图),塔尔图斯和巴尔米拉两地气候比较图(下图)。

 

 

(1)叙利亚是阿拉伯地区主要粮食出口国,评价其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2)简述叙利亚及其西部邻国城镇大多集中于西部沿海的原因。

(3)根据叙利亚资源状况,说明该国可以发展哪些工业部门。

 

查看答案

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自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 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D. 河流径流量由北向南依次增大

2.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发生变化

D. 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3.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

A. 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 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

C. 剑麻—棉花—桑蚕—亚麻

D. 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

 

查看答案

浙江某棉纺织龙头企业投资2.18亿美元在美国东南沿海南卡罗来纳州开设工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该集团在美国投资建厂的因素是(  )

A. 矿产与技术

B. 能源与技术

C. 矿产与交通

D. 土地与劳动力

2.部分纺织产业转出对浙江省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②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 

③推动企业战略调整 

④加剧环境污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