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国际河流,全长 1236 km,...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国际河流,全长 1236 km,流域面积 15.1 万 km2,是巴 尔喀什湖的主要补给水源。雅马渡以上为上游,雅马渡至哈萨克斯坦的伊梨村(卡普恰 盖)为中游,伊犁村至巴尔喀什湖为下游。在伊犁村以上,河道蜿蜒曲折,穿流在多沼泽与湖泊的宽河谷中。自伊犁村以下,进入卡普恰盖峡谷,水流清澈。伊犁河上游水资源最为丰富,干支流均有汛期,且干流汛期较长,流量相对平稳,历史上未出现过大范围的严重洪涝灾害。                 

下图示意伊犁河流域。

(1)说明伊犁河成为巴尔喀什湖主要补给水源的原因。

(2)从整体性角度说明伊犁村以下河段水流清澈的主要原因。

(3)分析伊犁河干流汛期长、流量平稳的原因。

(4)说明巴尔喀什湖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伊犁河上游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大气降水较多;天山冰雪融水量大,河流上游来水量大;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汇水量水大。 (2)上游修建有多个水库,泥沙大量沉积库区;上游沼泽广布,对水流起到过滤作用, 导致下游河段泥沙来源减少。 (3)流域内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季自下游到中游, 积雪依次融化,形成春汛;夏季,上游地区冰雪融化加上山地降水,形成夏讯;中上游河段多沼泽、湖泊调蓄作用显著。 (4)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温差;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减缓区域土地荒漠化进程。 【解析】 (1)伊犁河位于天山山脉西麓,上游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西风携带的少量水汽,受山地强烈抬升,多地形雨,大气降水较多。天山冰雪融水量大,河流上游来水量大,河流全长 1236 km,流程较长。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汇水量水大。所以伊犁河成为巴尔喀什湖主要补给水源。 (2)根据图例,伊犁河上游修建有多个水库,泥沙大量沉积库区,河流含沙量小。在伊犁村以上,河道蜿蜒曲折,穿流在多沼泽与湖泊的宽河谷中。上游沼泽广布,对水流起到过滤作用, 导致下游河段泥沙来源减少。所以,自伊犁村以下,进入卡普恰盖峡谷,水流清澈。 (3)伊犁河流域内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季自下游到中游, 积雪依次融化,形成春汛。夏季,上游地区冰雪融水,加上山地降水,形成夏讯。所以汛期持续时间长。汛期不集中,中上游河段多沼泽、湖泊调蓄作用显著,所以流量平稳。 (4)湖泊具有调节气候的啊侧,能够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温差。湖泊湿地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能够提供水源,减缓区域土地荒漠化进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纳米布沙漠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它各种残骸,被人们称为“骷髅海岸”。但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却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

材料二、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被人们称为“红泥人”。

(1)分析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

(2)说明“骷髅海岸”形成的原因。

(3)简析该地适合火烈鸟集聚的自然条件。

(4)从适应环境角度分析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读下表,分析回答小题。

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

(10 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的统计)

1.甲组人口死亡率是( )

A. 0.775%    B. 3.7%

C. 0.885%    D. 0.95%

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A. 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 各年龄段死亡率是甲组小于乙组,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组小于乙组

C. 所有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都高于发达国家

D. 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查看答案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地理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1.据表中资料推断

A. 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大于南坡 B. 乙山南坡的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

C. 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最丰富 D. 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大于甲山

2.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①山体海拔

②纬度位置

③水汽来源方向

④人类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下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依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的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

A. 春季 B. 秋季 C. 夏季 D. 冬季

2.樟树对干旱环境反映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

①树干脱皮,抑制水分蒸发 ②根系枯萎,减少地下水吸收

③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 ④干旱后期,树木大量落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由于日出时间随纬度、经度及季节不同,因而日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季节也存在着差异。左图为我国某地某年日最高气温各月平均出现时间变化图,右图为该地该年日最低气温月平均出现时间变化图,其中右图与该地多年平均情况更为相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日最高、最低气温季节变化特征是

A. 春季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较晚    B. 冬季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较晚

C. 夏季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较晚    D. 冬季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较早

2.该地可能位于

A. 河南省中部    B. 黑龙江省东部

C. 海南省南部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