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图甲和图乙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

图甲和图乙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图甲和图乙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

(2)据图甲和图乙,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

 

(1)图甲: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 ℃~4 ℃);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 ℃以上。 图乙: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 (2)西部平原地区;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积雪最大;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 【解析】 题目通过我国东北平原地区的气温和降水距平变化分布,考查距平图的判读和综合分析能力。 (1)分析某种地理要素分布特征时,首先要整体把握,然后分区说明,最后分析极值分布区。图甲:从图中数值分析,图示区域气温整体均较常年同期偏低;从分区上看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增大;极值区在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 ℃以上。图乙:从图中数值分析,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增大;西南部偏多量最大,达1~2倍。(2)从甲、乙两图综合分析,西部平原地区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降雪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积雪量最大,所以春季融雪量大,河流春汛压力大;同时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容易出现洪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 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6分)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8分)

 

查看答案

安徽省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根据亚欧大陆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形势图,探究该省秋末冬初天气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上图,学生绘制了四幅安徽省天气要素变化图,最接近实际状况的是( )

2.该气象兴趣小组预报了安徽省未来两天天气状况,其预报结果最可能出现的是( )

A. 皖北地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较高

B. 皖南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增加

C. 皖北地区雨过天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D. 江淮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查看答案

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

A. 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 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 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 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2.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

A. 甲、乙    B. 乙、丁

C. 甲、丙    D. 乙、戊

 

查看答案

甲为“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乙为“沿甲图中某剖面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乙图所示地形剖面是沿甲图中的哪条线段所作       (  )

A. ab    B. cd    C. ef    D. gh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图”,图中实线表示等高线,R1为输水管道,R2R3为天然河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某村与甲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

A. 42米    B. 18米    C. 62米    D. 20米

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地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B. R1可自流输水

C. R2西流补给R3

D. R3可能有凌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