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
A. 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 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 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 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2.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
A. 甲、乙 B. 乙、丁
C. 甲、丙 D. 乙、戊
甲为“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乙为“沿甲图中某剖面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乙图所示地形剖面是沿甲图中的哪条线段所作 ( )
A. ab B. cd C. ef D. gh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图”,图中实线表示等高线,R1为输水管道,R2R3为天然河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某村与甲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
A. 42米 B. 18米 C. 62米 D. 20米
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地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B. R1可自流输水
C. R2西流补给R3
D. R3可能有凌汛
下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题。
1.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A. 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 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C. 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 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2.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A. 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B. 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C. 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 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丙地年蒸发量小雨500毫米
B. 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
C. 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
D. 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
2.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油菜花黄蜜蜂忙 B. 阴雨绵绵面梅子黄
C. 稻田受旱暑骄阳 D. 落叶遍地球疯狂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材料一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
——据《史记》等
材料二 下图示意灵渠位置。
(1)从军事角度指出秦开凿灵渠的主要目的,并说明原因。
(2)说明灵渠的开凿对当时区域间联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