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洋洲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 据报道,澳大利...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洋洲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 据报道,澳大利亚最早从印度引进骆驼当作运输工具。随着内燃机等动力源的改良应用,使骆驼运输业急速枯竭,大量骆驼放归野外。现在澳洲大约有120万只骆驼,而且数量每7年就增加一倍。

材料三:苹果树喜光,喜低温干燥,怕涝,宜植于土层厚、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图中塔斯马尼亚岛甲地苹果质量绝佳。

(1)描述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

(2)图中A地区形成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推测澳大利亚骆驼过度繁殖的原因及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4)分析塔斯马尼亚岛甲地苹果品质绝佳的有利自然条件。

 

(1)东西高,中部低;东部是大分水岭,西部是广阔平坦的高原,中部为平原。 (2)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3)原因:食物来源丰富;骆驼在野外繁衍力强;缺少天敌;人类活动干预少。 不利影响:野生骆驼破坏植被、土壤和基础设施,糟蹋庄稼。 (4)位于背风坡,光照充足;位于山区,有一定坡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自然环境好,污染小。 【解析】 (1)描述地形特点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特征两个角度分析。澳大利亚东部为大分水岭,地势较高,西部为面积较大的高原,也比较高,中部为大自流盆地地势较低。 (2)A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其位于回归线附近,虽气温较高但在正常情况下无法形成热带雨林,属于非地带性气候。主要原因是这里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同时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增加了此地区的温度和降水。 (3)骆驼繁殖过快的原因主要从影响其生存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角度分析。自然方面澳大利亚拥有大面积的草原能为骆驼提供充足的食物。且其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再加上澳大利亚大陆缺少大型食肉动物导致骆驼没有天敌。人类也不对其生存进行干预才导致其繁殖过快。其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草食动物过多带来的对植被、农作物、土壤和其他人类基础设施的破坏。 (4)塔斯马尼亚岛东南部为山地,地势向西北逐渐降低。其位于西风背风坡,光照充足。区域内山地较多地形坡度大有利于排水。该区域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小,土壤肥力高土层深厚,自然环境良好,有利于优质苹果的生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略图。

材料二:下表为1975~2014年鄱阳湖水域面积变化(点位:km2)。

年份

1975

1985

1995

2002

2007

2014

水域面积

3950

3840

3840

4050

4189

4492

 

 

 

 

(1)图中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甲是    。该主体工程的资源输出地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该工程建设对当地的意义有哪些?

(2)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是全球欧洲之外第一个海上风电并网项目,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海上风电示范项目。说明东海风力发电场布局的有利条件。

(3)说出21世纪以来鄱阳湖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并简述这种变化对湿地生态功能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左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

材料二: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曝晒,制成的葡萄干会发酸。乙地区夏季利用荫房晾制的葡萄干享誉世界。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如上右图)。

(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

(2)简述甲地发展绿洲农业的有利条件。

(3)该区域近年来荒漠化问题日趋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有哪些?

(4)从当地气候条件的角度,说明乙地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非洲自然带分布简图(图甲)。

材料二: 南非(见图乙)位于非洲大陆最南部,东、南、西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南非渔业很发达,以海洋捕捞业为主,鱼类及其制成品的出口值居非洲前列。

(1)丁地自然带为    ,从甲地到丁地所反映自然带的     地域分异规律,该地域分异规律形成以    为基础。

(2)图中洋流A的流向为   ,洋流B的性质是   

(3)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南非渔场主要分布于南部沿海和       部沿海,两地渔场的成因分别为   

(4)渔产品加工为       导向型工业,南非发展渔产品加工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查看答案

某旅行者在下左图地区旅游,发现该地分布着以泥土混合茅草盖成、圆形墙体厚达80厘米的“蜂巢屋”(下右图)。当地居民说:“土塔每半年便要修补一次,要不然会溶掉的。”完成下列各题。

1.当地土塔“溶掉”的季节和起重要作用的大气环流分别是

A.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冬季    C. 盛行西风带    D. 夏季

2.蜂巢屋“圆形墙体厚达80厘米”的主要目的是

A. 隔热,降低夏季室内温度    B. 御寒,抵御冬季严寒

C. 防潮,保持夏季屋内干燥    D. 加固,抵御雨水侵蚀

 

查看答案

众多曾经从农村到城市打拼的“外来族”选择向农村回归——人们称之为“城归”。经济学家称,“城归”的出现,意味着新的人口红利正在形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城归”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 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 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生活压力大    D. 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2.“城归”的出现有利于

A. 提高城市环境承载力

B. 缓解城市交通、就业、教育等压力

C. 缩小城乡间经济差距

D. 促使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城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