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2006年公布的部分国家的“重男轻女指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似的国家是( )
A. 韩国、泰国、菲律宾
B. 菲律宾、泰国、尼泊尔
C. 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
D. 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
B. “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
C. 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孩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
D. 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人们没有性别偏好
我国传统文化对历史上的人口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虽然社会发展使生育观念发生变化,但传统文化的影响仍然很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工商业者在传统中国遭受贬斥的原因是( )
A. 被认为不能增加社会财富
B. 是被统治阶层
C. 四海为家,居无定所
D. 不能使劳动力增殖
2.形成“多育多子”传统生育观的根源是( )
A.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
B. 劳动力的增殖能增加家庭财富
C. 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D.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3.与目前“四海为家”基本无关的是( )
A. 工业化步伐加快
B. 我国积极推进城镇化
C. 改革开放的深入
D. “生态难民”
有关中国文化与人口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唐代,妇女的初婚年龄较大
B. 当代中国,适当的晚婚晚育已基本成为一种婚育时尚
C. 不同时期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变化不大
D.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婚姻地域的选择范围上
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的原因是为了( )
A 扩大势力 B 发展生产 C 养老送终 D加快城市化过程
婚俗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初婚年龄大,人口的出生率低
B. 初婚年龄小,人口的出生率低
C. 婚姻关系不稳定,则人口的出生率低
D. 离婚率高,则人口的出生率低
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是不同的, 这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
②地域文化 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 如有人称东亚文化为“稻米文化”
③地域文化中“地 域”的范围可大可小,地域范围的大小与其重要性呈正相关
④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 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