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形分布的是(  )

A.     B.     C.     D.

2.下列地形结构示意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山区的比例)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

A.     B.     C.     D.

3.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内有丘陵分布,并且没有绿洲的盆地是(  )

A. 塔里木盆地    B. 柴达木盆地    C. 四川盆地    D. 准噶尔盆地

 

1. B 2. D 3. C 【解析】 1.图A中秦岭南侧是四川盆地,A错。图B中天山北侧是准噶尔盆地,B对。图C中四川盆地西侧是横断山脉,C错。图D中太行山脉西侧是黄土高原,D错。 2.地形结构示意图中,非阴影部分表示山区的比例。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区面积点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符合我国实际的是图B,B对。A、C、D错。 3.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有“聚宝盆”之称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C对。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都位于地势第二阶梯,A、B、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宁市位于以邕江河谷为中心的盆地之中,盆地向东开口,南、北、西三面均为山地围绕,河流汇集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南宁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增强并呈蔓延趋势,对城市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南宁市从城市总体规划角度构建城市降温通道,以期缓解与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下图示意南宁市降温通道实施规划。

(l)阐释南宁市降温通道缓解热岛效应的基本原理。

(2)指出南宁市降温极核和降温节点的分布特点,并推测其土地利用类型。

(3)说明降温极核除降温功能之外的生态社会效益。

(4)除建设降温通道外,请你再为南宁提出三种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

 

查看答案

面临城市无限制低密度向外扩张的问题,美国规划师协会(APA)于2003年提出城市“精明增长”的理念,推行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美国“精明增长”的先锋城市-波特兰,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并采取增加绿色环境和公共空间、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来缓解高密度带来的负面影响。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波特兰成为了一个家居、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精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  )

A. 人口密度    B. 城市等级

C. 城市面积    D. 服务范围

2.波特兰通过“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  )

A. 保护城市边缘农田    B.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C. 提高城市化水平    D. 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3.波特兰城市规划建设对我国建设家居城市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  )

A. 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筑密度    B. 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

C. 大力推动郊区城市化    D. 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

 

查看答案

下图兰斯塔德地区是荷兰经济发展的重心,因其多中心环状城镇格局与大面积的“绿心”农业区并存而闻名于世,被国际社会誉为开放空间保护的典范。兰斯塔德“绿心”战略于1960年提出,正值荷兰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保护”作为“绿心”战略的唯一原则,但在实施过程中反对声不绝于耳,“绿心”战略并未完全实现“保护”的目标。为此,1995年荷兰政府组织征集和讨论了有关“绿心”地区发展的意见,达成“绿心”共识,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下图示意兰斯塔德“绿心”和城镇布局。

完成下列各题。

1.兰斯塔德地区的城市格局

A. 利于共用基础设施    B. 便于人们外出交流

C. 利于改善市区生态环境    D. 便于管理者集中管理

2.反对“绿心”战略的原因可能是

①“绿心”战略要求城市环状连接,导致城市间交通成本提高

②“绿心”战略导致城市用地紧张,住房成本上升

③“绿心”内单纯发展农业,经济价值较低

④“绿心”战略要求城市环状连接,加重城市环境污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兰斯塔德地区可持续发展措施正确的是

A. 加大“绿心”内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城市扩展空间

B. 提供更多的游憩和自然空间,提升“绿心”的生态服务功能

C. “绿心”内建立商品谷物农业基地,提升“绿心”地区经济价值

D. 设立“绿心”保护区,加强管理,严禁人类和其他动物进入

 

查看答案

“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是根据早晚交通流量的不同,将不同时段的行驶方向进行改变的车道。下图为北京市某潮汐车道上的交通指示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潮汐式拥堵”在各大、中城市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居民的“潮汐化出行” 

②区域功能单一 

③城市机动车的高使用频率 

④市中心交通拥挤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读“某城市某条进出城主干道路上的交通量日变化图”(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1—t2时段可能是下午18时—20时左右,进城方向的车辆较多,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B. t1—t2和t3—t4时段内,可分别开通进、出城潮汐车道,以缓解进、出城方向的交通拥堵问题

C. 该日此城市进城人数要远远大于出城人数

D. t2时段,该城市进城方向的车辆数与道路通行能力持平,且此时城内车辆数量达到最大值

3.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与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为出行能耗。读“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图”(图),下列甲、乙、丙、丁4个城市功能区与居住地最可能需要建“潮汐车道”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亲嘴楼”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形容两栋楼房间隔距离过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亲嘴楼”逐渐增多。这些城中村的楼房一幢贴着一幢,且疯狂向上生长,楼与楼之间的距离极小。下图示意南宁市某区的“亲嘴楼”。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南宁市的“亲嘴楼”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市

A. 人口增加 B. 土地紧张 C. 环境恶化 D. 交通拥堵

2.“亲嘴楼”集中区域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①建筑质量差,容易倒塌 

②建筑通风、采光条件极差

③车辆(如消防车)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 

④位于市中心区,影响市容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3.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是

A. 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城市 B. 修建城市立交,改善交通条件

C. 增加社会投资,扩大居民就业 D. 发展城市新村,扩大居住面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