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城市无限制低密度向外扩张的问题,美国规划师协会(APA)于2003年提出城市“精明增长”的理念,推行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美国“精明增长”的先锋城市-波特兰,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并采取增加绿色环境和公共空间、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来缓解高密度带来的负面影响。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波特兰成为了一个家居、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精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 )
A. 人口密度 B. 城市等级
C. 城市面积 D. 服务范围
2.波特兰通过“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 )
A. 保护城市边缘农田 B.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C. 提高城市化水平 D. 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3.波特兰城市规划建设对我国建设家居城市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 )
A. 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筑密度 B. 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
C. 大力推动郊区城市化 D. 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
下图兰斯塔德地区是荷兰经济发展的重心,因其多中心环状城镇格局与大面积的“绿心”农业区并存而闻名于世,被国际社会誉为开放空间保护的典范。兰斯塔德“绿心”战略于1960年提出,正值荷兰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保护”作为“绿心”战略的唯一原则,但在实施过程中反对声不绝于耳,“绿心”战略并未完全实现“保护”的目标。为此,1995年荷兰政府组织征集和讨论了有关“绿心”地区发展的意见,达成“绿心”共识,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下图示意兰斯塔德“绿心”和城镇布局。
完成下列各题。
1.兰斯塔德地区的城市格局
A. 利于共用基础设施 B. 便于人们外出交流
C. 利于改善市区生态环境 D. 便于管理者集中管理
2.反对“绿心”战略的原因可能是
①“绿心”战略要求城市环状连接,导致城市间交通成本提高
②“绿心”战略导致城市用地紧张,住房成本上升
③“绿心”内单纯发展农业,经济价值较低
④“绿心”战略要求城市环状连接,加重城市环境污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兰斯塔德地区可持续发展措施正确的是
A. 加大“绿心”内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城市扩展空间
B. 提供更多的游憩和自然空间,提升“绿心”的生态服务功能
C. “绿心”内建立商品谷物农业基地,提升“绿心”地区经济价值
D. 设立“绿心”保护区,加强管理,严禁人类和其他动物进入
“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是根据早晚交通流量的不同,将不同时段的行驶方向进行改变的车道。下图为北京市某潮汐车道上的交通指示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潮汐式拥堵”在各大、中城市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居民的“潮汐化出行”
②区域功能单一
③城市机动车的高使用频率
④市中心交通拥挤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读“某城市某条进出城主干道路上的交通量日变化图”(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1—t2时段可能是下午18时—20时左右,进城方向的车辆较多,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B. t1—t2和t3—t4时段内,可分别开通进、出城潮汐车道,以缓解进、出城方向的交通拥堵问题
C. 该日此城市进城人数要远远大于出城人数
D. t2时段,该城市进城方向的车辆数与道路通行能力持平,且此时城内车辆数量达到最大值
3.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与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为出行能耗。读“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图”(图),下列甲、乙、丙、丁4个城市功能区与居住地最可能需要建“潮汐车道”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亲嘴楼”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形容两栋楼房间隔距离过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亲嘴楼”逐渐增多。这些城中村的楼房一幢贴着一幢,且疯狂向上生长,楼与楼之间的距离极小。下图示意南宁市某区的“亲嘴楼”。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南宁市的“亲嘴楼”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市
A. 人口增加 B. 土地紧张 C. 环境恶化 D. 交通拥堵
2.“亲嘴楼”集中区域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①建筑质量差,容易倒塌
②建筑通风、采光条件极差
③车辆(如消防车)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
④位于市中心区,影响市容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3.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是
A. 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城市 B. 修建城市立交,改善交通条件
C. 增加社会投资,扩大居民就业 D. 发展城市新村,扩大居住面积
2014年11月起,国家要求武汉等14个城市划定城市边界,对“摊大饼”式城市发展模式加以遏制。下图为武汉城市边界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对于武汉城市边界规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抑制城市空间低密度扩张 B. 保护周边基本农田
C. 预留城市未来的发展空间 D. 延缓城市化进程
2.武汉新城组群规划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A. 东部新城组群宜发展港口物流业 B. 西南新城组群为水源保护区
C. 南部新城组群严格划为防洪区 D. 北部新城组群宜发展汽车工业
3.“摊大饼”式城市发展模式
A. 解决交通拥堵 B. 吞噬自然景观
C. 扩大城市服务范围 D. 提高城市环境容量
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某大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外来人口比当地户籍人口还多的现象),政府欲甩掉“倒挂”的帽子,决定严控外来人口。据此回答下题。
1.2000—2010年该城市新增常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数量:从二环内向外先减后增;5—6环总量增长最多
B. 密度:从二环内向外先增后减;3—4环密度增加最大
C. 二环内人口数量变化不大主要是人口的死亡率较低
D. 六环外近郊区人口数量较少主要是出现了再城市化现象
2.与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相关的是
A.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比城区高
B. 政府为了有效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将大量人口外迁
C. 生活费用低,交通方便,靠近工业区方便上下班
D. 五环、六环近郊“人口倒挂”区为高档住宅集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