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是根据早晚交通流量的不同,将不同时段的行驶方向进行改变的车道。下图为北京市某潮汐车道上的交通指示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潮汐式拥堵”在各大、中城市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居民的“潮汐化出行”
②区域功能单一
③城市机动车的高使用频率
④市中心交通拥挤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读“某城市某条进出城主干道路上的交通量日变化图”(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1—t2时段可能是下午18时—20时左右,进城方向的车辆较多,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B. t1—t2和t3—t4时段内,可分别开通进、出城潮汐车道,以缓解进、出城方向的交通拥堵问题
C. 该日此城市进城人数要远远大于出城人数
D. t2时段,该城市进城方向的车辆数与道路通行能力持平,且此时城内车辆数量达到最大值
3.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与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为出行能耗。读“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图”(图),下列甲、乙、丙、丁4个城市功能区与居住地最可能需要建“潮汐车道”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亲嘴楼”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形容两栋楼房间隔距离过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亲嘴楼”逐渐增多。这些城中村的楼房一幢贴着一幢,且疯狂向上生长,楼与楼之间的距离极小。下图示意南宁市某区的“亲嘴楼”。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南宁市的“亲嘴楼”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市
A. 人口增加 B. 土地紧张 C. 环境恶化 D. 交通拥堵
2.“亲嘴楼”集中区域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①建筑质量差,容易倒塌
②建筑通风、采光条件极差
③车辆(如消防车)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
④位于市中心区,影响市容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3.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是
A. 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城市 B. 修建城市立交,改善交通条件
C. 增加社会投资,扩大居民就业 D. 发展城市新村,扩大居住面积
2014年11月起,国家要求武汉等14个城市划定城市边界,对“摊大饼”式城市发展模式加以遏制。下图为武汉城市边界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对于武汉城市边界规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抑制城市空间低密度扩张 B. 保护周边基本农田
C. 预留城市未来的发展空间 D. 延缓城市化进程
2.武汉新城组群规划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A. 东部新城组群宜发展港口物流业 B. 西南新城组群为水源保护区
C. 南部新城组群严格划为防洪区 D. 北部新城组群宜发展汽车工业
3.“摊大饼”式城市发展模式
A. 解决交通拥堵 B. 吞噬自然景观
C. 扩大城市服务范围 D. 提高城市环境容量
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某大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外来人口比当地户籍人口还多的现象),政府欲甩掉“倒挂”的帽子,决定严控外来人口。据此回答下题。
1.2000—2010年该城市新增常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数量:从二环内向外先减后增;5—6环总量增长最多
B. 密度:从二环内向外先增后减;3—4环密度增加最大
C. 二环内人口数量变化不大主要是人口的死亡率较低
D. 六环外近郊区人口数量较少主要是出现了再城市化现象
2.与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相关的是
A.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比城区高
B. 政府为了有效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将大量人口外迁
C. 生活费用低,交通方便,靠近工业区方便上下班
D. 五环、六环近郊“人口倒挂”区为高档住宅集中区
下图为某国城市人口数量、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
1.该国
A. 自1953年以来城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
B. 2000年以来城市化已步入后期稳定阶段
C. 近半个世纪来城市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D. 目前,该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但水平依然较高
2.该国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是
A.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粮食、花卉等种植比例
B. 城市建筑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
C. 信息不发达,但文化观念得到提升
D. 地表径流的汇集速度加快,城市洪水灾害增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中陇南地区以资源型工业为主,有色冶金工业比重占工业结构的一半以上。
材料二 下图为陇南地区某河谷1月份晴天平均气温时空分布图,下表为白龙江中游河谷滑坡坡向统计表。
坡向 | 沟谷数 | 滑坡数 | 面积(千米2) | 滑坡平 均坡 度(°) | 平均高 度(米) | |
流域 | 滑坡 | |||||
北岸(阳坡) | 42 | 137 | 790.46 | 379.42 | 30.5 | 1 500 |
南岸(阴坡) | 12 | 39 | 49.17 | 4.17 | 37 | 1 500 |
(1)指出该河谷气温低于坡中部的时段,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其形成原因。
(2)从地形方面分析陇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的区位条件。
(3)简析白龙江中游地区北岸滑坡灾害的特点及自然原因。
(4)下图为陇南市(约105°E)某楼房方位示意图,画出春分日北京时间15时该楼房南阳台的光照示意图(用箭头表示太阳光线),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