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

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A. 水源    B. 资金    C. 天然气、电力等能源    D. 矿产资源

2.我国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 )

A. 资源在区域之间具有流动性特征    B. 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

C. 全面平均分配自然资源    D. 区域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不匹配

 

1. B 2. D 【解析】 1.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我国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发达,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资金和技术,故B项正确。 2.我国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且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与该区域存储量不匹配,为促进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匹兹堡市曾以钢铁工业著称,20世纪70年代末,匹兹堡的钢铁工业陷入持续、全面衰退。20世纪80年代以来,匹兹堡逐步转变为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城市,以“绿色”“宜居”“科技”等新的城市形象示人。下图为匹兹堡产业转型演变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匹兹堡产业转型的主要表现为(  )

①产业结构由单一向多元演变 ②产业发展方向由轻工业向重工业演变 ③产业布局由集聚走向分散 ④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匹兹堡处于产业发展第三阶段时

A. 区域内部发展差异扩大    B. 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

C.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高    D. 区域内部不平衡加速发展

 

查看答案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

1.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 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 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 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 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2.(小题2)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总最低且增长缓慢

D. 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海河水系流域和水利,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海河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其主要目的是(  )

A. 调节水量,缓解旱涝灾害    B. 建坝发电,解决能源短缺

C. 调水入京,解决缺水现状    D. 水产养殖,促进经济发展

2.图中调水工程利用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调往海河流域,该调水工程会( )

①改善海河流域的灌溉条件         ②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

③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         ④增加长江下游的径流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建制镇由167个发展到1998年的1 006个,2004年又减少到762个,城市化水平达到45%。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B. 城市化可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C. 城市化不能促进工业化    D. 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力量

2.下列关于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对策,正确的是(  )

A. 大力发展小城镇,增加小城镇数量

B. 进一步优化小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

C. 大力发展小城市,突出小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辐射作用

D. 减慢工业化速度,使其与城市化相协调

 

查看答案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其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虎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河流冰封期长,有春汛    B. 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长

C. 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土壤以肥沃的红壤为主

2.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 向机械化方向发展    B. 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

C. 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D. 推进农业生产优质化、高效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