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海河水系流域和水利,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海河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其主要目的是( )
A. 调节水量,缓解旱涝灾害 B. 建坝发电,解决能源短缺
C. 调水入京,解决缺水现状 D. 水产养殖,促进经济发展
2.图中调水工程利用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调往海河流域,该调水工程会( )
①改善海河流域的灌溉条件 ②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
③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 ④增加长江下游的径流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建制镇由167个发展到1998年的1 006个,2004年又减少到762个,城市化水平达到45%。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B. 城市化可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C. 城市化不能促进工业化 D. 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力量
2.下列关于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对策,正确的是( )
A. 大力发展小城镇,增加小城镇数量
B. 进一步优化小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
C. 大力发展小城市,突出小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辐射作用
D. 减慢工业化速度,使其与城市化相协调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其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虎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河流冰封期长,有春汛 B. 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长
C. 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土壤以肥沃的红壤为主
2.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 向机械化方向发展 B. 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
C. 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D. 推进农业生产优质化、高效化
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产业链“煤炭开采一焦化一化工”之间形成的主要联系是
A. 信息联系 B. 生产协作联系 C. 科技联系 D. 商贸联系
2.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消极影响有
A. 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B. 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C. 大气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D. 实现产业升级,减少劳动就业
我国西北地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原因不包括( )
A.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为主 B. 高原、山地阻隔,水汽难以到达
C.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D.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研究发现,方便面产业的快速发展已严重威胁到热带雨林中珍稀动物红猩猩的生存。下图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推断( )
A. 油棕产业违反了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
B. 延续“刀耕火种”式农业,能避免热带雨林生态恶化
C. 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相互矛盾,不可协调
D. 热带雨林具有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
2.油棕产业链中( )
A. 方便面生产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B. 油棕种植业属小型自给自足农业
C. 棕榈油榨取工业应靠近市场产地
D. 油棕产业链常形成轻工业工业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