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红树林指分布在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回归线之间的高潮线...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红树林指分布在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回归线之间的高潮线和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红树林最适合生长温度是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20℃,当最冷月与平均气温低于5℃以下时任何红树植物均不能生存。

沉积物是红树林立足的基础。红树林适合生长在pH值低、高水位、细质的冲积土上,红树植物的根系十分发达,盘根错节屹立于滩涂中。红树林对海浪和潮汐的冲积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是守卫海岸的卫士和消浪先锋。下图为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1)从气候、土壤等方面,分析红树林的生长环境。

(2)与西岸相比,澳大利亚东海岸红树林物种丰富,分析其原因。

(3)结合红树林的生长习性,归纳红树林的环境效益。

(4)近年来,全球许多地方红树林破坏严重,导致环境问题严重,指出保护红树林的措施。

 

(1)气候:湿热,气温较高的热带或亚热带,热量充足,降水较多。 土壤:河流出口处的冲积土或潮间带,涨潮时接受泥沙堆积的沙壤土,土质疏松。 (2)原因:东部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气温较高;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较大,众多河流带来泥沙在河口处堆积,利于红树林的生长。 (3)防风消浪,减少风浪侵蚀,固岸护堤;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降解污染物,净化海水;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等。 (4)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加强管理与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开发,如观光、生态旅游等;人工补种,促进红树林的恢复与更新等。 【解析】 (1)根据材料,红树林生长在气温较高的热带或亚热带沿海区域,热量充足,降水较多,气候湿热。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土壤是河流堆积的冲积土或潮间带涨潮时泥沙堆积的沙壤土,土质疏松 。 (2)结合上题分析,澳大利亚东部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气温较高。东部是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较大。气候湿热。众多河流带来泥沙在河口处堆积,土壤利于红树林的生长 。 (3)红树林分布在热带沿海,是海防林。主要作用是防风消浪,减少风浪侵蚀,固岸护堤。红树林能够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昀多样性。红树林湿地有降解污染物,净化海水的功能。能够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等。 (4) 保护红树林的措施,主要是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建立自然保护区,停靠法律,对红树林加强管理与保护。进行保护性开发,如观光、生态旅游等,即保护环境,又增加经济收入。人工补种,促进红树林的恢复与更新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熊森林地处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自西海岸的一系列海岛到海岸山脉西侧,是世界上现存面积最大的温带雨林。雨林中乔木高大茂密,林间生长了大量湿生苔藓。但由于近代人类的开发,大熊森林面积已大大缩小,2006年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这片温带雨林及各种珍稀野生动物。下图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地形图。

(1)分析大熊森林成为世界现存面积最大温带雨林的原因。

(2)分析大熊森林林间湿生苔藓广布的原因。

(3)从植被类型及地理分布角度说明温带雨林和热带雨林的差异。

 

查看答案

下表为地球上主要生态系统的总面积及净初级生产力。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全部有机物同化量,即光合总量,叫总初级生产力(GPP);净初级生产力(NPP)=总初级生产力—自养呼吸消耗。

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NPP平均值比温带森林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森林面积更广    B. 光合作用更强

C. 年平均气温更高    D. 温室气体更少

2.造成森林、河湖、海洋三系统NPP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温日较差不同    B. 年降水量不同

C. 日照时间长短不同    D. 绿色植物总量

 

查看答案

下表示意我国干旱地区(祁连山)不同森林覆盖率与河流枯水期径流量的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表直接反映出干旱地区森林可以

A. 减少枯水期径流量    B. 增加枯水期径流量

C. 减少洪水期径流量    D. 增加洪水期径流量

2.针对黑河上游下段枯水期径流量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A. 兴修水利工程蓄水    B. 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C. 落实植树造林规划    D.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查看答案

森林巨大的水文生态作用,早已为国外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所证实。森林郁闭度是指林地内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主要受郁闭度和林分因子(树高、胸径、林龄、密度等)的影响。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不同林型内有较大差异。下图示意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林外空地相比较,3月15日前林内积雪薄的原因最可能是

A. 林内郁闭度大    B. 林外降雪较多

C. 林内气温较高    D. 林外风速较小

2.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内的融雪速度及原因

A. 慢,风速较小    B. 先快后慢,气温先高后低

C. 快,太阳辐射较强    D. 先慢后快,降水量增多

3.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的水文生态效益更高,主要是由于

A. 春季融雪量增加    B. 融雪速度降低

C. 融雪时长缩短    D. 河流汛期提前

 

查看答案

下列为南亚、东南亚森林面积变化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面积(1000公顷)

年度变化(1000公顷)

年变化率(%)

1900

2000

2005

1990—2000

2000—2005

1990—2000

2000—2005

南亚

77 551

79 678

79 239

213

-88

0.27

-0.11

东南亚

245 605

217 702

203 887

-2 790

-2 763

-1.20

-1.30

 

 

1.关于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变化的原因或治理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口的快速增加,持续对种植业的依赖导致毁林开垦

②经济快速增长下的采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等,占据大量林地

③封山育林是恢复森林面积最快的措施

④利用现代科技改良树种是防止森林破坏的有效途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这种变化趋势对环境的影响是

A. 土壤含水率上升    B. 地下水储量增加

C. 地表径流变化率减小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