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左图地区全年炎热干旱,昼夜温差大。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

左图地区全年炎热干旱,昼夜温差大。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全年炎热,原因是右图中的(    )

A. ①强②弱    B. ①强③弱

C. ③强④强    D. ②强④弱

2.能示意该地区昼夜温差情况的是(    )

A.     B.     C.     D.

3.当地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裹头巾,这种着装更便于(    )

A. 散热、防风沙    B. 驱寒保暖    C. 接受“日光浴”    D. 穿着和运动

 

1. A 2. D 3.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和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分析资料可知,该地区全年炎热干燥,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故①强②弱④弱,③的强弱昼夜不同,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因为全年炎热干燥,云量少,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 3.分析资料可知,该地炎热干燥,沙漠广布,所以当地人身穿白色宽松的长袍、裏头巾是为了散热、防风沙,故A正确;炎热天气不需要驱寒保暖,故B错误;长袍、头巾服饰无法接受日光浴,故C错误;宽松长袍、裏头巾不利于运动,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左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是同一地点阴天和晴天的昼夜温度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 ③表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C. a表示阴天的昼夜温度变化    D. b天气与a天气相比,白天②更强

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对图1影响明显的是(  )

A. ①减少    B. ②不变    C. ③减弱    D. ④增强

 

查看答案

2016年9月27日,印度尼西亚龙目岛的林贾尼火山爆发,火山灰柱高达2千米,导致半空布满火山灰。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 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 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 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2.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 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D.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查看答案

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每年国庆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    )

A.     B.     C.     D.

2.图中地球公转速度(    )

A. ①到②先加快后变慢    B. ②到③逐渐加快

C. ③到④先变慢后变快    D. ④到①逐渐变快

3.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北京时间)在北京举行开幕式,与此同时英国伦敦(中时区)的区时是(   )

A. 7时    B. 9时    C. 12时    D. 2l时

4.宁波(30°N)夏至日的太阳高度为(     )

A. 53.5°    B. 60°    C. 83.5°    D. 66.5°

 

查看答案

如图为某日一摄影爱好者于北京时间8:00在我国某地拍摄的日出景观图(图中树木为胡杨林,该日正午时分拍摄的胡杨林树影较胡杨林的实际高度矮)。

该摄影者拍摄此景观时所处的方位是(  )

A. 东北方    B. 西南方    C. 西北方    D. 东南方

 

查看答案

下表是我国某地连续三个月21日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题。

从a月21日到c月21日期间(  )

A. 该地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短    B. 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C. 该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b月    D.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先向北移再向南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