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坑工程是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减少坡面侵蚀,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左图),右图是坡面径流侵蚀强度与坡度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①拦截坡面径流,沉淀泥沙 ②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弱风力
③增加水域面积,发展渔业 ④保证植物成活率,营造森林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2.工程建成后对坡下河流的影响是( )
A. 含沙量减小 B. 河床抬升加快
C. 径流量增加 D. 径流季节变化变大
3.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
A. 坡面径流流速小 B. 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C. 降水量减小,且强度小 D. 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拦截了几乎全部上游来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城市发展,各类用水剧增,民勤的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危险,并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沙源地之一。回答下面小题。
1.民勤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气候变暖
C. 旱涝灾害 D. 土地荒漠化
2.民勤成为北方地区沙尘暴沙源地的直接原因是( )
A. 植被稀疏,地表物质松散 B.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C. 多内流河,有断流现象 D. 地势低平,地形以盆地为主
3.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
A. 过度樵采 B. 过度用水 C. 过度放牧 D. 过度开垦
4.治理该地区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
①合理调配流域水资源,节约和合理用水 ②以治为主,全面恢复荒漠植被
③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 ④规划农林牧用地,退耕还林、还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13年07月22日07时45分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北纬34.5度,东经104.2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人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 地理信息系统 B. 全球定位系统
C. 遥感技术 D. “数字地球”系统
2.上题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
A. 传感器 B. 卫星系统 C. 地面装置 D. 信号发射设备
3.在对震区被困灾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①地理信息系统(GIS) ②全球定位系统(GPS)
③遥感技术(RS) ④“数字地球”技术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
A. 泥沙淤积 B. 气候变暖
C. 排水造田 D. 黄河来水量减少
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贺兰山被称为宁夏平原的“守护神”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 B. 利用山上冰雪融水灌溉农田
C. 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D. 阻挡了西部的沙漠向宁夏平原扩展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交界处的塞罕坝,春季多大风,历史上曾是皇家避暑狩猎之所,后因掠夺性采伐和连年山火变为荒山秃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国土绿化。1962年,塞罕坝林场从1 000 km之外的黑龙江孟家岗林场运来树苗栽种,但成活率极低。随后,林场采用高床育苗(下图),使树苗成活率明显提高,栽种过程中发现南坡的成活率相对较低。经过50多年的发展,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当地的小气候得以改善,霜冻发生的频率显著减少。
(1)说明塞罕坝林场建设初期,从孟家岗林场引进的苗木成活率低的原因。
(2)说明与平床育苗相比,塞罕坝高床育苗的优点。
(3)分析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成活率较低的原因。
(4)分析塞罕坝林场建成50多年后,当地霜冻发生频率降低的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蜜蜂对气温敏感,活跃期适宜气温为15~25 ℃。蜜蜂从胶源植物采集树脂,分泌蜂胶(富含天然抗生物的蜡状物质)并涂抹在蜂巢内外,使蜂巢不受细菌、病毒和虫类等侵袭。蜂胶具有抗菌抗癌功效,是一种珍贵的保健品生产原料。巴西阿拉戈斯(下图)以种植园农业为主,经济落后。自20世纪60年代起,当地发展养蜂业,采集优质蜂胶供出口。近年来,当地种植园主雇佣蜂农带蜜蜂给瓜果授粉。
21世纪以来,中国以蜂胶为原料的产业发展迅速,但浙江等省的养蜂业日渐衰落,从阿拉戈斯进口的蜂胶逐年增加。
(1)与浙江相比,分析阿拉戈斯养蜂的有利自然条件。
(2)阿拉戈斯蜂胶品质较浙江优良,从气候角度解释其原因。
(3)说明阿拉戈斯种植园雇佣蜂农蜜蜂授粉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问题①:说明阿拉戈斯为改变以蜂胶原料出口为主的产业现状应采取的措施。问题②:针对蜂胶产品良莠不齐的现象,请为浙江蜂胶产业的良性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