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为落叶乔木,生长季为4 -10月。苹果园的传统生产方式为定期松土、清除杂草(简称清耕),近年来土壤覆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的水分、温度和有机质差异显著。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南部某苹果园3-9月不同生产方式下土壤水分的月份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其他生产方式相比,该果园生草覆盖下7—9月土壤水分较少的原因是
A. 土壤蒸发较多 B. 草类生长耗水
C. 径流流失较多 D. 果树生长繁盛
2.夏季睛天时,该果园白膜覆盖区较黑膜覆盖区
A. 白天气温高 B. 气温日较差大
C. 白天土温高 D. 土温日较差小
3.该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A. 清耕区 B. 黑膜覆盏区
C. 白膜覆盖区 D. 生草覆盖区
负积温是指一年内日平均气温<0℃持续期问日平均气温之和的绝对值。负积温500℃为冬小麦与春小麦的种植界线。近60年来,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宁夏冬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引种品种多样化。下图示意不同时期宁夏负积温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银川与西吉负积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C. 地形 D. 植被
2.下列地区中,近60年来农作物越冬条件改善最明显的是
A. 银川 B. 中宁 C. 同心 D. 西吉
3.调查发现,宁夏部分冬小麦种植区冷害加剧。推测部分地区冷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 冬小麦播种期推迟 B. 积雪覆盖期大幅缩短
C. 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D. 引种抗寒性差的品种
土壤中排放的 CO2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受人类干扰,我国东北某山植被群落发生了逆行演替: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白桦林→灌木林→草本。下图示意该山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群落8月份土壤CO2排放量时间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植被群落从红松阔叶林向草本逆行演替过程中( )
A. 草本物种数逐渐增加 B. 植被覆盖率逐渐下降
C. 地上生物量逐渐减少 D. 群落内光照逐渐减弱
2.该时段土壤 CO2排放量受土壤温度影响最小的森林群落是( )
A. 红松阔叶林 B. 阔叶杂木林
C. 白桦林 D. 灌木林
3.下列因素中,与图中土壤CO2排放量的时空变化相关性最小的是( )
A. 土壤微生物 B. 地下生物量
C. 表层凋落物 D. 土壤含水量
地处美国某山脉的马尾瀑布是一条季节性瀑布(下图),隐蔽于群山之间,夏季几乎断流。每年 2 月中下旬,当夕阳照射在瀑布上时,水流染上橙色的光芒,如同岩浆沿着高崖倾泻而下,因此被称为“火瀑布”。这一奇景在其他日期难以看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断马尾瀑布位于图中的( )
A. 甲地附近 B. 乙地附近 C. 丙地附近 D. 丁地附近
2.马尾瀑布面朝( )
A. 西南 B. 西北 C. 东南 D. 东北
3.该地10月中下旬无法观赏到“火瀑布”奇景的原因主要是( )
A. 晴天少云层多 B. 地形阻挡夕阳 C. 瀑布水量不足 D. 水色浑浊不清
我国华北某地西北靠山,东南面海。下图示意该地15日11时-16日11时近地面气温和相对湿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推断,该地近地面空气中水汽量最多的时刻是
A. 15日14时 B. 15日23时
C. 16日0时 D. 16日11时
2.该地15日23时~16日0时受阵风影响。该阵风的风向与性质是
A. 西北风;暖湿 B. 西北风;暖干
C. 东南风;暖湿 D. 东南风;暖干
阿瓦什国家公园(图a)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每年旱季开始,园内食草动物逐水草而居,食肉动物随之迁徙。中国建造的亚吉铁路穿越该国家公园;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在铁路沿线设置了供动物通行的涵洞通道(图b)和路堤通道(c)。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野生动物从北向南穿越通道最频繁的月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2.与涵洞通道相比,设置路堤通道有助于
A. 食草动物安全通过 B. 食肉动物捕食猎物
C. 电气列车顺利穿行 D. 观光旅客沿线游览
3.为营造利于动物通过的环境,可在通道表面
A. 移植雨林树种 B. 抛洒动物粪便
C. 设游客投食区 D. 清除沿途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