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土壤中排放的 CO2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受人类干扰,我国东北某山植被...

    土壤中排放的 CO2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受人类干扰,我国东北某山植被群落发生了逆行演替: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白桦林灌木林草本。下图示意该山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群落8月份土壤CO2排放量时间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植被群落从红松阔叶林向草本逆行演替过程中(  )

A. 草本物种数逐渐增加 B. 植被覆盖率逐渐下降

C. 地上生物量逐渐减少 D. 群落内光照逐渐减弱

2.该时段土壤 CO2排放量受土壤温度影响最小的森林群落是( )

A. 红松阔叶林 B. 阔叶杂木林

C. 白桦林 D. 灌木林

3.下列因素中,与图中土壤CO2排放量的时空变化相关性最小的是( )

A. 土壤微生物 B. 地下生物量

C. 表层凋落物 D. 土壤含水量

 

1.C 2.A 3.D 【解析】 1.该山植被群落从红松阔叶林向草本逆行演替过程中,草本植物是在林木树种之后出现的,并非逐渐增,植被覆盖率也不是逐渐下降;但从红松阔叶林向草本逆行演替过程中,地上生物量逐渐减少,群落内因地上生物量的减少,光照逐渐增强。 2.图中曲线显示,该时段红松阔叶林随时间变化,土壤 CO2 排放通量变化不大,因此红松阔叶林受士壤温度影响最小,选A。 3.土壤 CO2 排放通量与生物有关,而与土壤的含水量关联度相对较小,据此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地处美国某山脉的马尾瀑布是一条季节性瀑布(下图),隐蔽于群山之间,夏季几乎断流。每年 2 月中下旬,当夕阳照射在瀑布上时,水流染上橙色的光芒,如同岩浆沿着高崖倾泻而下,因此被称为“火瀑布”。这一奇景在其他日期难以看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断马尾瀑布位于图中的(  )

A. 甲地附近 B. 乙地附近 C. 丙地附近 D. 丁地附近

2.马尾瀑布面朝(  )

A. 西南 B. 西北 C. 东南 D. 东北

3.该地10月中下旬无法观赏到“火瀑布”奇景的原因主要是(  )

A. 晴天少云层多 B. 地形阻挡夕阳 C. 瀑布水量不足 D. 水色浑浊不清

 

查看答案

我国华北某地西北靠山,东南面海。下图示意该地15日11时-16日11时近地面气温和相对湿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推断,该地近地面空气中水汽量最多的时刻是

A. 15日14时    B. 15日23时

C. 16日0时    D. 16日11时

2.该地15日23时~16日0时受阵风影响。该阵风的风向与性质是

A. 西北风;暖湿    B. 西北风;暖干

C. 东南风;暖湿    D. 东南风;暖干

 

查看答案

阿瓦什国家公园(图a)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每年旱季开始,园内食草动物逐水草而居,食肉动物随之迁徙。中国建造的亚吉铁路穿越该国家公园;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在铁路沿线设置了供动物通行的涵洞通道(图b)和路堤通道(c)。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野生动物从北向南穿越通道最频繁的月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2.与涵洞通道相比,设置路堤通道有助于

A. 食草动物安全通过    B. 食肉动物捕食猎物

C. 电气列车顺利穿行    D. 观光旅客沿线游览

3.为营造利于动物通过的环境,可在通道表面

A. 移植雨林树种    B. 抛洒动物粪便

C. 设游客投食区    D. 清除沿途杂草

 

查看答案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棘手问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滞留时间长,不能降解,重金属在作物的可食部分积累后易于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和动物。近年来出现的植物修复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下表比较了玉米和遏蓝菜对土壤中锌的移除效果。

作物类型

产量

(t/hm2)

茎叶中的锌

(mg/kg)

嫩芽上的锌

(kg/hm2)

灰分中的锌

(%)

占土壤

锌(%)

正常玉米

20

25

0.5

0.005

0.025

受毒害玉米

10

500

5.0

0.025

0.5

遏蓝菜属植物

5

15 000

125.0

0.62

25.0

 

 

 

说明土壤重金属污染带来的危害并描述利用植物修复治理土壤污染的过程。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农村大量出现的废旧塑料包、农膜、秸秆等垃圾因处理不当而污染环境,甚至威胁到“菜篮子”和“米袋子”的安全。“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是我国农村的真实写照。目前,全国村庄生活垃圾处理率为37%,其中无害化处理率只有11%,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为95%,其中无害化处理率达89%。要破解“垃圾围村”的顽疾,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还农村一片青山绿水。

(1)指出农村垃圾的危害。

(2)请你提出整治农村垃圾的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