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燕麦喜凉爽但不耐寒,种子在2~4℃就能发芽,幼苗能...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燕麦喜凉爽但不耐寒,种子在2~4℃就能发芽,幼苗能耐短时间低温。喜日照,忌高温,绝对最高温度25℃以上时光合作用受阻。种子发芽时约需相当于自身重量65%的水分,消耗水分也比较多;生长期间如水分不足,常使籽粒不充实而产量降低。因此燕麦的根茎往往长达一米左右,以便能汲取更多的水分。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pH在5.5~6.5的酸性土壤。北纬41°—43°是世界公认的春播燕麦黄金纬度生长带,这里被称为北半球燕麦带。燕麦属于低产作物,但却是世界公认的营养价值很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绿色营养保健作物。我国燕麦产区发展燕麦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条件,但是,我国燕麦产品深加工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1)分析北纬41°—43°成为春播燕麦黄金生长纬度带的原因。

(2)简述我国燕麦产区的分布状况。

(3)说明我国发展燕麦生产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条件。

(4)请为我国燕麦产区的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该范围内陆地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地处北温带中部,多高原、山地,海拔较高,春季温暖,夏季凉爽;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 (2)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北部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的高原山地;西北地区甘肃、陕西、青海等地;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的高山地区;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等地。 (3)我国燕麦产区多属于半干旱高寒山区和农牧过度地带,人烟稀少,基本不存在污染;当地经济发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少使用化肥和农药,水、土纯净。 (4)因地制宜,根据燕麦生产区的气候条件、农业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有效提高燕麦产量、品质;发挥我国燕麦生产成本低、无污染的优势,加快燕麦产业化开发的步伐;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努力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构建市场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燕麦生产、加工与市场消费需求的衔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产、增收、增效。 【解析】 整体本题考查燕麦的分布纬度,产区的分布状况,我国发展燕麦生产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条件等,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学会迁移运用。 (1)结合材料可知,北纬41°~43°内陆地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地处北温带中部,多高原、山地,海拔较高,春季温暖,夏季凉爽;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 ,符合燕麦的生产习性。 (2)结合图示可知,我国燕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北部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的高原山地;西北地区甘肃、陕西、青海等地;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的高山地区;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等地 。 (3)结合图示可知,我国燕麦产区多属于半干旱高寒山区和农牧过度地带,人烟稀少,基本不存在污染;当地经济发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少使用化肥和农药,水、土纯净。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有理即可。如:因地制宜,根据燕麦生产区的气候条件、农业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有效提高燕麦产量、品质;发挥我国燕麦生产成本低、无污染的优势,加快燕麦产业化开发的步伐;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努力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构建市场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燕麦生产、加工与市场消费需求的衔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产、增收、增效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粮食安全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重要课题,2003—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九连增”,有力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粮食种植结构调整(高产粮食作物取代低产粮食作物)是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结合我国“九连增”期间各粮食作物产量变化表,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九连增”期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稻谷增产率超过粮食增产率    B. 小麦增产率超过粮食增产率

C. 稻谷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    D. 小麦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

2.玉米取代大豆是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重头戏,进行这类调整规模最大的地区最可能是

A. 东南地区    B. 西南地区    C. 东北地区    D. 西北地区

3.关于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相对节省土地    B. 可以缓解各粮食作物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

C. 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D. 从长远来看种植结构调整空间会越来越有限

 

查看答案

2017年5月,河南豫南地区,当地传统的耕作习惯为春夏种一季稻,秋冬种油菜、小麦或紫云英草。不过,现在很多人一年只种一季稻,所以这个季节里原本油菜花开、小麦泛绿的田园风光,被片片“白地”所取代。根据跟踪观察,豫南的麦季撂荒正从早期的局限在312国道以南地区,逐渐越过淮河,由丘陵向平原蔓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豫南部分地区两熟田变为一熟田的原因主要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B. 种植业收益低    C. 城镇建设占地    D. 市场趋于萎缩

2.影响豫南麦季撂荒蔓延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 政策    B. 市场    C. 地形    D. 气候

3.当地一些农业部门解释“白地”出现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好处,主要体现在

A. 增加生物多样性    B.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 恢复土地肥力    D. 提高机械化水平

 

查看答案

番茄(西红柿)是喜温性蔬菜,具有喜温怕冷、喜光怕热、喜空气干燥怕空气湿度过大、喜水怕涝的半耐旱性生理特性,番茄产业被称为“红色产业”。新疆是中国最大的番茄制品加工出口基地,番茄产量和加工总量仅次于美国、意大利,约占世界番茄制品总量的四分之一,是全球三大番茄生产和加工中心之一。如今,在国内番茄种植业地位举足轻重的新疆,正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选择土地面积大、种植成本低、有农业开发前景的哈萨克斯坦来推动番茄种植产能国际合作,旨在拉近产区与销区的距离,降低销售物流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新疆成为中国最大番茄生产地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广人稀,土地成本低    B. 经济落后,人工成本低

C. 日照时间长,番茄品质好    D. 新疆人民喜食番茄,市场需求量大

2.哈萨克斯坦番茄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 经济落后,土地资源缺乏    B. 气候不适宜番茄生长

C. 农业相关配套基础设施落后    D. 不同的种植习惯

3.新疆选择哈萨克斯坦来推动番茄种植产能国际合作对两地带来的影响是

A. 优化哈萨克斯坦农业产业结构    B. 异地生产原料增加了新疆番茄制品的成本

C. 推动哈萨克斯坦城市化的发展    D. 促进了新疆产业的升级

 

查看答案

近年来,内蒙古特泥河农牧场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以造福子孙后代,改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实施“绿色银行”行动,放弃以往普遍种植的防风林种杨树,大力种植沙棘,生产的沙棘果品质佳、味道好,深受消费者欢迎。自2015年以来,当地连续举办了两届沙棘采摘节,吸引众多外地游客自驾或组团前来采摘。下图示意特尼河农牧场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特泥河农牧场退耕还林放弃杨树而种植沙棘,主要是因为种植沙棘

A. 资金投入少    B. 防风效果显著    C. 经济价值较高    D. 耐旱性更突出

2.特泥河农牧场生产的沙棘果品质佳、味道好,得益于当地独特的

A. 地形和风力    B. 气温和光照    C. 降雨和土壤    D. 水源和水质

3.特尼河农牧场举办沙棘采摘节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收入,提升品质    B. 宣传产品,开拓市场

C. 产业转型,发展旅游    D. 加工产品,完善服务

 

查看答案

“被延迟”栽培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秋末冬初在保护设施内继续生长发育,延迟到11—12月上市供应的栽培方式,既可延长蔬菜瓜果的供应期,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新疆吐鲁番市托克进县,每年7月到9月平均气温为40℃,当地积极开展“秋延迟”栽培,塑料大棚等“秋延迟”栽培保护措施投入占到全部投入的40%。2017年秋,托克逊县“秋延迟”种植率达到了7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投入资金少,适宜在全国大规模推广    B. 夏秋育苗、定植生产技术要求较高

C. 投入资金较小,商品率高,收益高    D. 冬季较寒冷,应尽早提前上市时间

2.在下列对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农户进一步发展提出的建议中,不合理的是

A. 加大资金投入,培育新品种    B. 发展网络营销,形成品牌

C. 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    D. 发展蔬菜深加工,增加附加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