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
(1)第一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其主要特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且波动较大,人口增长处于相对_____或_____状态。
(2)目前中国人口增长处在_____阶段;这个阶段人口出生率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提高、_____观念开始变化、家庭结构由_____向_____转变等。
(3)低速增长阶段为图中的第_____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_____进一步下降,_____和_____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低。目前_____、_____和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已进入这个阶段。
发展中国家中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的典型代表是()
A. 非洲国家 B. 亚洲国家
C. 拉丁美洲国家 D. 大洋洲国家
读图,完成问题。
我国民工流入省份空间分布图
新疆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民工净流入最多的省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自然因素 B. 文化因素
C. 政策因素 D. 经济因素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迁出国 | 数量(万人/年) | 迁入国 | 数量(万人/年) |
中国 | 30.3 | 英国 | 110.0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印度尼西亚 | 18.0 | 英国 | 13.6 |
菲律宾 | 14.4 | 澳大利亚 | 8.3 |
1.关于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B. 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 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D. 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
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 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 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D. 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下图表示1978~2008年甲、乙、丙、丁四地人口变动统计情况(人口迁移差额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乙、丙、丁四条曲线代表城市人口变化,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
A. 甲曲线所代表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日趋加快
B. 乙曲线所代表的城市人口就业问题最严峻
C. 丙曲线所代表的城市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D. 丁曲线所代表的城市的工业化水平最低
2.若甲、乙、丙、丁曲线分别代表我国四个农村地区,当前最适合农村甲发展的措施是( )
A. 实行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口流动
B. 加强县级城镇发展,吸纳农村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
C. 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到沿海大城市务工
D. 加强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读下表,判断影响农民外出打工的因子,排序正确的是( )
影响因子 | 调查人数占总人口比重(%) | 外出打工占总人口比重(%) | 外出打工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 | |
地形 | 平原 | 32.5 | 48.99 | 67.45 |
山地 | 33.33 | 41.49 | 42.62 | |
交通 | 较好 | 33.89 | 49.16 | 58.36 |
较差 | 30.93 | 47.59 | 56.95 | |
经济水平 | 较好 | 32.52 | 50.13 | 78.35 |
较差 | 32.62 | 45.89 | 61.39 |
我国某省农民不同地理环境下外出打工调查表
A. 地形>交通>经济水平
B. 经济水平>地形>交通
C. 交通>经济水平>地形
D. 经济水平>交通>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