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昆明
A. 降水量较大 B. 气压较贵阳高
C. 以晴天为主 D. 气温日较差小
2.与云南省相比,贵州省
A. 冬季低温危害较大 B. 全年太阳辐射充足
C. 洪涝灾害多在冬季 D. 生物种类更加丰富
下表为南京市2016年3月5日至11日天气信息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引起3月5日至11日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 B.
C. D.
2.与3月5日相比,3月10日
A. 空气质量更差 B. 大气辐射增强
C. 可能出现作物冻害 D. 气压更低
下图为北半球某海域某时刻海平面气压状况分布图,图中a、b、c分别代表各自所在等压线的气压值。回答下列各题。
1.若左图中a<b<c,则此时岛屿甲和岛屿乙中的②③④⑤容易形成降水的是
A. ②与③ B. ②与⑤ C. ③与④ D. ④与⑤
2.若左图中a>b>c,则右图中能表示①处此后一段时间内气压变化特点的曲线是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下图为某地锋面气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
A. 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 B. 低压中心位于锋线西侧
C. 锋面自西北向东南移动 D. 甲地风向可能为西北风
2.此时
A. 受地形影响丁地风力大于乙地 B. 受纬度影响乙地气温高于甲地
C. 甲、丙两地受锋面影响多阴雨天 D. 丙、丁两地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
下图中图a为北半球某区域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表示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之间为冷锋锋线 B. 甲乙之间为反气旋
C. 丙丁之间为气旋 D. 丙丁之间为冷锋锋线
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 B. 甲地降水概率小于乙地
C. 丙地近地面风速大于丁地 D. 丙地近地面气压小于丁地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湖泊是流域中物质迁移的重要“归宿”,湖底的沉积物像“书页”一样记录了流域内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洱海位于我国云贵高原西北部,其西侧的点苍山森林茂密,众多溪流发源于此,丰富的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汇聚于山前洼地,形成了云贵高原上的第二大湖泊。
(1)简述点苍山东麓河流的特征。
(2)推断图(a)中湖岸边的甲地至湖心处的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粗细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历史上流域内气候干湿程度的变化会导致湖泊水域面积的增减,进而影响到入湖河流所携带泥沙的沉积条件。因此,科学家常常利用湖底沉积物粒径粗细的变化推断流域内过往的气候变迁。图 (b)为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与其沉积时间的对应曲线。
(3)概括自1300年至2000年之间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的变化趋势,推断图示地区近百年以 来气候干湿状况的变化,并简述判断的理由。
考古证据表明,距今2、3千年以前洱海西岸地区就有了大量人类活动的痕迹。当时人类活动的方式主要是砍伐森林、发展农耕和开采矿产。
(4)试推测这一阶段人类活动对湖底沉积物沉积特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