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游客从游客服务中心出发...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游客从游客服务中心出发,沿公路步行至A处观看山腰处的溶洞。

(1)说出该游客行进的方向,估算其步行距离及A地到溶洞之间的相对高度。

图Ⅰ为游客拍摄的村落照片。村落前面被一道弓形墙围绕,中部被一条弧形大墙分为上下两部分,放眼望去,呈现独特的元宝形态。

(2)推测游客的拍摄地点位于图Ⅰ中B、C、D、E中的哪一处,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该村落堪称山区院落民居的典范。村中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院落,这些院落小巧精致,组织紧凑。院落形状以四合院为主,多坐北朝南,院中屋舍在南面设置窗户,其他三面设置砖墙。村中建筑整体筑于山坡之上,由南向北层层抬高。村中道路则依山势修建,虽算不得宽阔,倒也平展。以当地盛产的青石和紫石铺就,寓意“平步青云”、“紫气东来”。

(3)分析该村落建筑特色形成的自然地理原因。

 

(1)行进方向:先自东向西,再从东南向西北; 步行距离:约400~600米之间; 相对高度:60~100米之间。 (2)拍摄点位于D处;D处海拔(大于710m)高于村落最高点(约670m),可俯视拍摄;D处(等高线由低向高凸出)位于开阔山谷中,与村落之间视野开阔无遮挡;由地图中的村落形态可知,D处的拍摄角度恰当;D处与村落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适合拍摄村落全景。 (3)该村落地处山区,土地面积小,坡度大,所以院落小巧,道路狭窄;位于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区,北面砖墙利于阻挡寒冷的冬季风;房屋坐北朝南,南面置窗,且依阳坡层层抬高,有利于采光通风;石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 【解析】 (1)图示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根据图示公路延伸形态,游客的行进方向,先自东向西,再从东南向西北。 从游客中心到A处的图上距离约5厘米,根据图上比例尺,步行距离约在400~600米之间。图中等高距是20米,A地海拔650-670米之间,溶洞海拔在730-750之间,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是60~100米之间。 (2)游客照片中,村落前面被一道弓形墙围绕,中部被一条弧形大墙分为上下两部分,放眼望去,呈现独特的元宝形态。说明可以俯视拍摄整个村落,拍摄点位于D处。D处海拔大于710m,高于村落最高点,可俯视拍摄。D处等高线由低向高凸出,位于开阔山谷中,与村落之间视野开阔无遮挡。地图中的村落形态呈现独特的元宝形态,从D处的拍摄角度,与图示村落形态一致。D处与村落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适合拍摄村落全景。B处海拔较低,看村落形态不是元宝形,B错。C处海拔低,不能俯视全村,C错。E处与村落间有山脊阻挡,E错。 (3)该村落地处山区,土地面积小,坡度大,所以院落小巧,道路狭窄,组织紧凑。村落位于华北地区,属于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区,多坐北朝南,院中屋舍在南面设置窗户,其他三面设置砖墙。北面砖墙利于阻挡寒冷的冬季风,房屋坐北朝南,南面置窗,利于防寒采光。村中建筑整体筑于山坡之上,由南向北层层抬高,依阳坡层层抬高,有利于采光通风。以当地盛产的青石和紫石铺就,石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寓意吉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8月11日上午8时许,房山区大安山乡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崩塌。因预警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据此,关于滑坡灾害叙述正确的是

A. 为避免诱发滑坡灾害,应全面停止山区工程建设

B. 夏季雨后应尽量避免山区游玩,远离灾害易发区

C. 灾前可借助遥感技术,预测滑坡灾害的发生地点

D. 灾后可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监测人员伤亡情况

 

查看答案

下图为北美洲西部落基山脉中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断层①、②与岩层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A. ①③②④    B. ③④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①③④②

2.图中

A. 甲处断层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B. 乙处物质直接来源于地表

C. 丙处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D. 丁处岩石由岩浆冷却形成

 

查看答案

北京市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径一处石林景观,该石林为花岗岩岩体,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

A. 位于半干旱地区,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    B. 位于地势第一阶梯,气温低,冻融风化显著

C. 气候湿润,森林分布广,生物风化作用突出    D. 人口稠密,酸雨危害大,化学风化作用明显

2.关于图中“非木之林”表述正确的是

A. 甲地“石林”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主要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B. 乙地“土林”呈垄、槽相间分布,其延伸方向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

C. 丙地“冰林”晶莹剔透,近年消融速度加快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

D. 丁地“石林”高耸陡峭,错落有致,主要由地壳垂直运动导致的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洋流

A. ①的水温低于北半球同纬度的洋流④    B. ②流经地区纬度低,水温高,为暖流

C. ③受中纬西风影响,自西北流向东南    D. ③为寒流,⑤为暖流,③比⑤水温低

2.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使流经的地区增温增湿    B. ②使荒漠延伸至大陆东岸

C. ③促进高低纬间热量交换    D. ④⑤交汇处形成著名渔场

 

查看答案

沃尔特河是西非第二大河,其流域范围广,水量大,年平均流量可达 1200 立方米/秒,但大部分在洪水期排入海洋,枯水期最小流量仅为 14 立方米/秒。为了开发沃尔特河,人们在其下游修建大坝拦水,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水库——沃尔特水库。图为沃尔特河流域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沃尔特河流域( )

A. 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属大西洋水系

B. 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是流域内主要水汽来源

C. 多为热带沙漠地区,河水大量下渗

D.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季节变化小

2.水库建成后可导致( )

A. 沃尔特河的流域面积增大    B. 水库上游河段含沙量减小

C. 河流入海年径流总量增加    D. 大坝下游河段枯水期缩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