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玫瑰湖位于达喀尔市(热带草原气候)偏北方向30多公里处,没有水源与外界相通。每年某个季节,水中的微生物和外来骤增的矿物质在充足阳光作用下发生反应,呈现出如同绸缎一般的粉色,玫瑰湖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材料二: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中国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受迪拜酋长办公室的邀请和委托,在当地开展耐旱海水稻实验种植,2018年5月实验种植获得成功。
材料三:近年来死海面积急剧萎缩,面临“死海将死”的局面,人们计划修建“红海—死海运河”,引红海水入死海。下左图为西亚北非部分区域示意图,中图为计划修建的“红海—死海运河”示意图。
材料四:埃塞俄比亚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大部属埃塞俄比亚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下右图为埃塞俄比亚人口密度分布图。
(1)玫瑰湖呈粉色时正处于北半球的什么季节(冬或夏),并分析其成因。
(2)指出迪拜开展耐旱海水稻实验种植的优势条件。
(3)说明“红海—死海运河”修建后对死海及其周边地区带来的效益。
(4)指出埃塞俄比亚人口的分布特点,并推测其主要气候原因。
日出前或日落后的绚烂天色被称为“曙暮光”。天文曙暮光是当太阳中心的高度在地平线下12°-18°之间,由高层大气散射进入低层大气的阳光(如图所示)。曙暮光是风光摄影师最为钟情的黄金时段,某摄影师于10月20日在重庆拍摄曙暮光美景。
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鸡鸣紫陌曙光寒”描述的是太阳高度角大约在地平线下12°—18°之间的天文曙暮光,该摄影师若想拍到诗文描述时刻的曙暮光,镜头方向最可能为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2.太阳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天际的亮色刚好完全退去(所谓“天黑了”)或天际的亮色刚好开始(所谓“天亮了”)。那么,重庆在该日的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长最可能为(注:重庆该日的日落地方时为18:19)
A. 8小时58分 B. 9小时30分 C. 11小时02分 D. 12小时
下图示意恒河下游某江心洲地形状况。一年中该江心洲面积变化巨大,当地农户在江心洲上种植农作物的面积受此变化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一年中江心洲面积变化巨大,主要是因为
A. 泥沙淤积速度 B. 岩层垂直运动 C. 海水潮汐作用 D. 河流水位变化
2.当地农民在江心洲上播种作物面积最大的时期应是
A. 3月~7月 B. 6月~10月 C. 8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
3.下列驱使当地农民去开发利用江心洲动力中,最大的是
①江海联运便捷
②土地租金廉价
③闲置劳动力多
④生产技术先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世界最长最深的铁路隧道——圣哥达隧道位于中、南欧交通要道上的圣哥达隧道,全长57.1千米,工期历时17年。与圣哥达半山腰间的盘山公路相比,开通的新隧道将会改变山区居民与货物的交通运输方式。读“瑞士交通局部图(图a)和圣哥达隧道剖面图(图b)”,完成下列各题。
1.圣哥达隧道工期历时17年是由于当地
A. 科学技术落后 B. 社会经济不发达 C. 地质条件复杂 D. 气象灾害频发
2.随着圣哥达隧道的开通,将会首先影响爱斯特尔德的
①城市等级
②流动人口数量
③城市形态
④服务范围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3.与盘山公路相比,圣哥达隧道的开通会
A. 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B. 对货物的载重限制较大
C. 加强东、西欧的经济联系 D. 增加了公路等交通压力
大伦敦都市区是英国最重要的人口聚集区城。大伦敦都市区划分为内伦敦和外伦敦,下图示意大伦敦都市区1811年-2011年间的人口增长变动情况。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时间段大伦敦都市区的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
A. 1991年-2001年 B. 1981年-1991年
C. 1931年-1941年 D. 1861年-1871年
2.1961年-1991年的近30年间,大伦敦都市区的城市化阶段处于( )
A. 再城市化 B. 逆城市化 C. 郊区城市化 D. 城市化起步
3.1991年-2011年大伦敦都市区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 英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 当地死亡率进一步下降
C. 青壮年国际移民迁入 D. 大量农村人口的迁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图。
材料二 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多、增长快。下表为我国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与流动人口统计表。
(1)根据材料一,说出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
(2)指出广东省常住人口总量由第三位变为第一位的原因,并分析这种变化可能给广东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以及给流出地带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