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中各纬度带的气流运动...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中各纬度带的气流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 0°~10°盛行西北风    B. 10°~20°盛行东南风

C. 20°~3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    D. 30°~40°盛行西南风

2.下列各图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 D 2.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以及对气候的影响。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一般。 1.根据图中纬度分布可判断甲图为北半球,M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但图示位置明显北移,因此0°~10°为赤道低气压带;10°~20°盛行东北风;20°~3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30°~40°盛行西南风。故D正确,A、B、C错误。 2.P点位于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图中A图终年高温多雨,表示热带雨林气候;B图终年高温,降水量较多且分干、湿两季,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C图雨热不同期,判断为地中海气候;D图最低月温在0°C以上,降水集中于夏季,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C正确,A、B、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 “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下列各题。

1.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A. 50°N、副极地低气压带    B. 50°N、赤道低气压带

C. 30°S、副极地低气压带    D. 60°S、赤道低气压带

2.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

A. 太平洋高压势力强盛    B. 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C. 长春高温多雨    D. 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半球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bPa)”,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季节

A. 可能为南半球1月

B. 丙处气压中心勢力最强

C. 乙处正值高温多府

D. 丁处主导风向为偏南风

2.图示太平洋高压弱年份,易导致我国东部地区

A. 南旱北涝

B. 南北皆旱

C. 南涝北旱

D. 南北皆涝

 

查看答案

下图为热力环流中某区域高空气压中心及风向变化示意图,图中XYZ为气压值。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区域的位置及高空气压中心分别是( )

A. 北半球;高气压    B. 北半球;低气压

C. 南半球;高气压    D. 南半球;高气压

2.此时该区域近地面天气状况可能是( )

A. 气压高、晴朗    B. 气压高、阴雨

C. 气压低、阴雨    D. 气压低、晴朗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上图表示热力环流形势,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的大小关系是

A. Pa>Pb;Ta<Tb

B. Pa<Pb;Ta<Tb

C. Pa<Pb;Ta>Tb

D. Pa>Pb;Ta>Tb

2.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d两地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 )

A. 南风    B. 东北风    C. 东风    D. 西南风

 

查看答案

熏烟驱霜是指晚霜来前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如左下图所示。右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烟能够减轻霜冻的原因是                 (     )

A. 削弱大气逆辐射 B. 削弱太阳辐射 C. 增强大气逆辐射 D. 增强地面辐射

2.右上图中反映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

A. ①—②—③ B. ①—④—② C. ②—③—④ D. ③—④—②

3.阴雨天气温日较比较小的原因是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