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

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核

2.有关熔岩所在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B. 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 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 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3.某地地下2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湖上渔船上的渔民,部会感到

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 上下颠簸

C.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 左右摇晃

4.如果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有石油的是

 

A.     B.     C.     D.

 

1. B 2. D 3. B 4. A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地震波的特点,考查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1.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一般认为是火山喷发物岩浆的发源地,说明地热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置,其主要分布在上地幔中,故B项正确,其余可排除。 2.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是莫霍面,故A项错误;该界面处地震波的纵波、横波均能够穿过,故B项错误;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陆地上较大,故C项错误;由于该界面之下的物质发生了变化,故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故D项正确。 3.纵波能穿过固液气三态,而横波只能穿过固态。纵波使地面上下颠簸,横波使地面左右摇晃。由于在湖面上,故只有纵波能穿过,故本题选B。 4.石油是液态物质,纵波能穿过,但横波不能穿过。在石油处,横波波速降为0,故依据上图可知只有A符合条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三地按维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2.地为北京,则此时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 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加扩大

D. 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查看答案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 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

C. 海拔高,气候寒冷

D. 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2.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

A. 藏南谷地的地热    B. 柴达木盆地的石油、天然气

C. 风能    D. 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次所拍摄到日全食食甚照片(整个太阳完全被遮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此照片中,发光的部分主体是太阳大气的哪一层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电离层

2.图中发亮的部分的最主要太阳活动有

A. 黑子    B. 耀斑

C. 太阳风    D. 黑子、耀斑

3.若照片中主要被遮挡的大气的某种太阳活動,它一般

A. 温度高于周围区域    B. 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

C. 出现在太阳色球中    D. 平均周期为11年

 

查看答案

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发现火星上曾经有适合微生物生存的环境,表面有陨石坑。火星上大气以稀薄且寒冷的二氧化碳为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火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公转轨道位于金星和地球公转轨道之间

B. 为类地行星

C. 质量、体积、密度大于地球

D. 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

2.火星上曾经有适合微生物生存的环境,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

A. 火星体积密度较小    B. 火星上没有液态水

C. 火星表面温度高    D. 火星上没有大气

3.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受陨石袭击,其直接原因是

A. 火星公转速度快    B. 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

C. 火星大气稀薄    D. 火星的质量小

4.下列关于火星探测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它在发射的瞬间就成了天体

B. 它成功发射之后在太空运行时才能成为自然天体

C. 它进入预定轨道正常运行之后就能成为人造天体

D. 它不是组成天体系统的成员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热岛强度指城区温度与郊区温度的差异程度,一般分为五级,每级温度相差 0.5℃,其中,一级最弱,五级最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影响着 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引起了各地政府及市民的广泛关注。下图为 1987~ 2010 年武汉市城区面积、水域面积和植被覆盖率、五级热岛面积统计表。

分析武汉市热岛强度不断加剧的主要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