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乍得湖是非洲第四大湖,位于非洲中北部,...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乍得湖是非洲第四大湖,位于非洲中北部,由大陆局部凹陷而成,湖面积随季节变化很大,最大时可达2.2万平方千米,湖的海拔281米,西部深,东部浅,平均深度1.5米,最大深度12米。20世纪60年代以来,乍得湖面积急剧减少。

(1)非洲大陆各种气候基本上沿_____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变化,形成这种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___。

(2)图示甲处的气候类型是______。该处1月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

(3)图中乙地沿岸地区冬季多浓重湿雾,分析其成因。

(4)分析乍得湖水位随季节而变化的原因。

(5)推测乍得湖面积急剧缩小的原因。

 

(1)南北(纬度变化方向)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差异(纬度位置) (2)地中海气候 温和多雨 (3)乙地沿岸地区西临海洋,水汽较充足;沿岸寒流降温作用明显,水汽易凝结成雾;冬季大气层稳定,风速小,不利于浓雾的扩散。 (4)乍得湖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水位上升;干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干旱少雨,水位下降。 (5)全球变暖导致干旱加剧,荒漠化趋势严重造成沙漠逐步南侵;人口增长过快,农牧业过度发展,导致过度利用水资源(要求有理有据);沿湖国家缺乏统筹安排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分布及形成原因,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判读及分析能力,总体难度一般,基础性强。 (1)读图可知,图中非洲的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沿经线延伸方向更替,是由于随着纬度变化,热量条件即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而导致的。 (2)读图可知,甲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1月份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 (3)读图可知,乙地沿岸地区西临海洋,水汽较充足;沿岸有本格拉寒流降温作用明显,水汽易凝结成雾;冬季大气层稳定,风速小,不利于浓雾的扩散。 (4)乍得湖水位随季节而变化的原因要从湖泊的补给角度分析。该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水位上升;干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干旱少雨,水位下降。 (5)乍得湖面积急剧缩小的原因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全球变暖导致干旱加剧,荒漠化趋势严重造成沙漠逐步南侵;人口增长过快,农牧业过度发展,导致过度利用水资源;沿湖国家缺乏统筹安排等使得湖泊面积萎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2018年某日北京时间8:00亚洲部分地区地面气压场实况图,此时图示地区出现北部为亚洲高压,南部为台风共存的局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判断图示现象最可能出现的季节,并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2)此时京津地区的天气情况如何,说明理由。

(3)简述A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

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下图示意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

(1)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为__________,此照片拍摄方向约是__________,此时极昼的范围在__________

(2)推测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结束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___

(3)夏至日,北极黄河站的观测者观测到的最小太阳高度约是__________

A.0°      B.12.5°   C.22°      D.34.5°

 

查看答案

川藏铁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经眉山市、雅安市、康定市,跨金沙江后进入西藏自治区,经昌都、林芝、山南至终点拉萨市。全线运营长度1838公里,桥隧总长1413公里,占线路全长的81%。读下图“川藏铁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川藏铁路沿线的城市主要布局在

A. 水运便利的河流冲积平原上    B.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绿洲上

C. 光照强烈气候凉爽的高山上    D. 海拔较低热量较高的河谷中

2.与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桥隧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开辟生命通道

②落差大地形复杂,降低线路坡度

③海拔高气温低,减少冻土影响

④地质活动较活跃,避开多灾地区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下左图为我国某古镇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该古镇街道走向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d河岸处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

B. 流水对c岸侵蚀形成曲流的主因是地转偏向力

C. 相对于a岸和b岸,d河岸在洪水期最不易决堤

D. b处河道泥沙淤积,航道较浅

2.古镇街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A. 垂直河岸,节省成本    B. 通风散热

C. 疏风防寒    D. 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使交通便利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的公路景观。公路蜿蜒盘曲,绕山而上,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公路修建得“蜿蜒盘曲”的目的是

A. 降低线路坡度,保障行路安全    B. 联系旅游景点,发展观光旅游

C. 通往更多村落,促进经济发展    D. 增加线路密度,构建交通网络

2.在修建该公路时应特别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A. 洪涝    B. 滑坡    C. 干旱    D. 台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