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2018年某日北京时间8:00亚洲部分地区地面气压场实况图,此时图示地区出...

下图为2018年某日北京时间8:00亚洲部分地区地面气压场实况图,此时图示地区出现北部为亚洲高压,南部为台风共存的局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判断图示现象最可能出现的季节,并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2)此时京津地区的天气情况如何,说明理由。

(3)简述A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

 

(1)秋季。台风多出现在夏、秋季节;此时亚洲冷高压已经出现,因此不会出现在夏季。 (2)天气晴朗,此时京津地区等压线稀疏,受到单一气团控制。 (3)秋冬季节,亚欧大陆北部降温快,降温幅度大;气温下降引起气流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意在考查学生地理图表的分析及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不大,只要熟练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判读方法即可正确作答。 (1)台风出现在夏秋季节,而此时亚洲高压已经出现,所以此时不可能为夏季,应为夏向冬过度季节,即秋季。 (2)读图可知,此时京津地区位于冷锋锋面前方,受单一的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3)读图可知,图中A处等压线密集,数值自内向外减小,应为高压中心,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差异形成的冷高压,秋冬季节,亚欧大陆北部降温快,降温幅度大;气温下降引起气流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下图示意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

(1)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为__________,此照片拍摄方向约是__________,此时极昼的范围在__________

(2)推测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结束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___

(3)夏至日,北极黄河站的观测者观测到的最小太阳高度约是__________

A.0°      B.12.5°   C.22°      D.34.5°

 

查看答案

川藏铁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经眉山市、雅安市、康定市,跨金沙江后进入西藏自治区,经昌都、林芝、山南至终点拉萨市。全线运营长度1838公里,桥隧总长1413公里,占线路全长的81%。读下图“川藏铁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川藏铁路沿线的城市主要布局在

A. 水运便利的河流冲积平原上    B.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绿洲上

C. 光照强烈气候凉爽的高山上    D. 海拔较低热量较高的河谷中

2.与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桥隧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开辟生命通道

②落差大地形复杂,降低线路坡度

③海拔高气温低,减少冻土影响

④地质活动较活跃,避开多灾地区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下左图为我国某古镇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该古镇街道走向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d河岸处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

B. 流水对c岸侵蚀形成曲流的主因是地转偏向力

C. 相对于a岸和b岸,d河岸在洪水期最不易决堤

D. b处河道泥沙淤积,航道较浅

2.古镇街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A. 垂直河岸,节省成本    B. 通风散热

C. 疏风防寒    D. 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使交通便利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的公路景观。公路蜿蜒盘曲,绕山而上,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公路修建得“蜿蜒盘曲”的目的是

A. 降低线路坡度,保障行路安全    B. 联系旅游景点,发展观光旅游

C. 通往更多村落,促进经济发展    D. 增加线路密度,构建交通网络

2.在修建该公路时应特别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A. 洪涝    B. 滑坡    C. 干旱    D. 台风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该区域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为

A. 海陆分布与纬度    B. 海陆分布与洋流

C. 地形地势与降水    D. 盛行风向与植被

2.据图推断,该区域沿海地区的自然景观应为

A. 沼泽    B. 沙漠    C. 草原    D. 森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