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

读“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黄赤交角的存在    B. 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

C. 地球的自转运动    D. 海洋和陆地分布的差异

2.据图可知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 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

C. 南极是世界最寒冷的地带    D.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1. A 2.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能力要求高。 1.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发生南北向的周期变化,使得地球的上气压带和风带也随之发生南北向的周期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向北半球,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也随之向北移动;反之向南移动。图中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故选A。 2.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相比海洋增温快。由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夏季增温强烈,使南北半球气压梯度力增大,更加强了越过赤道的西南风的势力,使赤道辐合带向北推移到赤道与北纬 12~15°之间。赤道辐合带向北移动幅度大,控制范围广,因此降水量多。由于南半球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大,吸收太阳能量的热容量大,夏季增温慢,与北半球相比,西北风形成的气压梯度力小,赤道辐合带向南移动幅度小,大致位于赤道与南纬 5°附近之间地区,控制的地区范围比北半球小,所以降水量较少。所以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     B.     C.     D.

2.④处的风向为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查看答案

下图是模拟洋流系统的一个实验装置,在透明水槽的内侧分别安放4只风扇,且假定F1和F2表示大洋西侧,F3和F4表示大洋东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若同时开启风扇F2和F3,则该装置模拟的洋流系统是

A. 北太平洋中低纬洋流系统    B. 北太平洋中高纬洋流系统

C. 南太平洋中低纬洋流系统    D. 南太平洋中高纬洋流系统

2.某地理学习小组准备研究北半球中低纬度寒暖流分布,分别在水中悬挂冰块和加热器以表示北半球的寒流和暖流,以下悬挂位置正确的是

A. F3附近悬挂冰块,F2附近悬挂加热器    B. F2附近悬挂冰块,F3附近悬挂加热器

C. F4附近悬挂冰块,F1附近悬挂加热器    D. F1附近悬挂冰块,F4附近悬挂加热器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东北亚部分地区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造成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受季风环流的影响

B. 甲地气温年较差大,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C. 乙地受地形影响,冬季降水多于夏季

D. 丙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小,主要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2.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据此可推知日本

A. 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 南北温差大

C. 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 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查看答案

当地时间2016年7月26日,日本樱岛火山的昭和火山口强烈喷发,浓烟滚滚,伴随有闪电。下左图为樱岛火山爆发的景观图,下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岩石类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樱岛火山爆发形成的岩石类型是右图中的

A.     B.     C.     D.

2.形成丁类岩石的地质作用是

A. 上升冷却凝结    B. 外力作用    C. 变质作用    D. 重熔再生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上海市(121.5°E,31.2°N)某日的天气预报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中信息,当天最接近的节气是

A. 春分(3月21日前后)    B. 秋分(9月23日前后)

C. 寒露(10月8日前后)    D. 清明(4月5日前后)

2.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 北半球,向南移    B. 北半球,向北移

C. 南半球,向北移    D. 南半球,向南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