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制造业为经济支柱的美国东北部,在20世纪70...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制造业为经济支柱的美国东北部,在20世纪70—80年代由于工业急剧衰落、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增加而使闲置的设备锈迹斑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锈带”。

材料二  大庆油田、长春一汽、鞍山钢铁……这些都曾是“共和国长子”东北的耀眼标签,作为建国初期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东北曾“风光无限”。但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东北计划经济色彩过重、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的影响下,东北经济近年来陷入“失速”困境。2003年时中央曾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此后十多年间,利好东北的政策不断出台,但东北经济依然是困难重重。东北“振而不兴”,中国如何擦亮“锈带”地区经济,成为当前一个急需破解的难题。

(1)简析东北地区“振而不兴”,成为“锈带”地区的原因。

(2)有人说,东北振兴必须要解决好人口问题,重建人口生态,优化人口结构。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3)结合所学知识,请为中国擦亮“锈带”地区经济献计献策,提出你自己的建议。

 

(1)东北产业结构单一,高度依赖资源型产业和重工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落后;长期高强度粗放开发,资源储量逐步减少;“政府+自然资源+国企”的发展模式失去了竞争优势;所有制结构单一,民营经济力量弱小;政府职能和体制机制转变滞后;东北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迁,人口流失严重。 (2)东北面临的人口问题一是劳动年龄人口大量外流;二是生育率低,老龄化严重。东北经济增长乏力造成人口问题的出现,而人口问题又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制约作用,二者是相互影响的。所以东北要振兴,必须解决好人口问题,重建人口生态,优化人口结构。 (3)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究融合;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重视出口型经济的发展;引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资金;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改善生活条件,减少人口大量外流。 【解析】 整体 本题主要考查东北地区面临的困境、人口问题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本题的解答要善于从图文材料中解读出有效信息,东北地区面临的困境与其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发展模式老化、人口流失、政府干预等众多因素有关。 (2)东北的人口问题表现为劳动年龄人口大量外流和少子老龄化严重,这与经济发展不景气有关,反过来人口问题又影响到经济的振兴,二者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 (3)本题的回答要由因导果,针对着第(1)(2)问中原因去提出我国“锈带”地区经济振兴的相应措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工业4.0”即是以智能制造(互联网工业)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了迎接世界经济发展的挑战,实现互联网工业生产,《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初稿已完成规划。读“互联网工业的模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下面关于智能制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将会倒逼智能制造大发展

B. 互联网工业的发展对交通运输条件的要求大大下降

C.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工业生产成本将大大提高

D. 工业4.0时代对为生产销售提供服务的要求会降低

2.与传统工业相比,不是智能制造具有的优势特点是

A. 工业产品更加个性化    B. 投入产出比高,附加值高

C. 生产企业集中程度高    D. 对市场的适应性特别强

 

查看答案

云栖小镇是以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四位一体,以云计算为核心,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硬件产业为产业特点的特色小镇。下图为云栖小镇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云栖小镇得以形成和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市场定位准确    B. 环境质量较好

C. 信息技术发达    D. 轨道交通便利

2.与传统小镇相比,云栖小镇

A. 噪声污染较严重    B. 产品更新速度快

C. 第二产业比重大    D. 单位产值能耗高

 

查看答案

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在互联网基础上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据此完成下题。

1.我国东部地区部分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给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A. 产业转移加快    B. 产品滞销扩大

C. 就业压力减轻    D. 环境污染加重

2.我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合理“药方”是

A. 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    B. 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

C. 加大产品的科技投入    D. 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

3.上海是我国目前物联网产业链布局最完整的地区,起决定作用的是

A. 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    B. 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制度

C. 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和政策刺激    D. 较低的土地租金和高素质劳动力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叶,波士顿的制造业在重要性上超过了国际贸易,成为美国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之一,其中特别以服装、皮革制品和机械工业著称。20世纪早期波士顿工业开始衰落,20世纪70年代波士顿的经济又恢复了繁荣。21世纪初,波士顿已经成为一个科技与文化中心。读波士顿主要交通线路和部分工业园分布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国际贸易曾是波士顿的经济支柱,主要得益于(  )

A. 发达的农业    B. 先进的科技

C. 优良的海港    D. 宜人的气候

2.进入20世纪波士顿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 因气候变暖,出口农产品锐减

B. 环境污染加剧,工厂大量关闭

C. 煤炭资源枯竭,能源价格大幅上涨

D. 技术、设备陈旧,劳动力价格上涨

3.图中128公路沿线的工业园区的主体产业最可能是(  )

A. 食品加工业    B. 高科技产业

C. 机械制造业    D. 服装制造业

 

查看答案

近年来,重庆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拥有汽车生产企业14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近千家,具有7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化率。底特律曾是世界闻名的美国“汽车之城”。随着汽车业的研发和零部件生产商从底特律市区陆续搬到周边地区,1990年底特律汽车工业产值从占美国的56%降低到25%。2013年底特律市因债务危机宣告破产。据此完成下题。

1.重庆市集中了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近千家,主要目的是

A. 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降低零部件的生产成本

B. 建立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C. 为当地的汽车企业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D. 有利于零部件生产厂之间开展协作

2.底特律市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 产业结构单一    B. 环境污染严重

C. 美国国内对汽车需求的减少    D. 人口大量迁入,就业困难

3.重庆市今后汽车工业发站亟需

A. 扩大汽车产量,提高汽车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

B. 减少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加强自主研发

C. 大力发展汽车电子等核心零部件厂

D. 加大科技投入,培养汽车专业人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