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近年来,重庆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拥有汽车生产企业14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

近年来,重庆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拥有汽车生产企业14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近千家,具有7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化率。底特律曾是世界闻名的美国“汽车之城”。随着汽车业的研发和零部件生产商从底特律市区陆续搬到周边地区,1990年底特律汽车工业产值从占美国的56%降低到25%。2013年底特律市因债务危机宣告破产。据此完成下题。

1.重庆市集中了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近千家,主要目的是

A. 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降低零部件的生产成本

B. 建立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C. 为当地的汽车企业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D. 有利于零部件生产厂之间开展协作

2.底特律市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 产业结构单一    B. 环境污染严重

C. 美国国内对汽车需求的减少    D. 人口大量迁入,就业困难

3.重庆市今后汽车工业发站亟需

A. 扩大汽车产量,提高汽车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

B. 减少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加强自主研发

C. 大力发展汽车电子等核心零部件厂

D. 加大科技投入,培养汽车专业人才

 

1. C 2. A 3. D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汽车工业集聚的原因及发展。 1.本题考查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地理原理、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的信息可知,重庆拥有多家汽车生产企业,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集中于重庆可以为整车厂提供配套的零部件,从而降低整车生产成本。故选C。 2.由材料可知,底特律为汽车城,汽车工业为其主导产业。由于汽车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导致城市衰落,因此产业结构单一是导致其城市财政破产的原因。故选A。 3.材料指出单一的工业结构会导致城市衰落,故A项错误;工业转移是工业化的必然进程,跨国公司是工业转移的主要推动力,故B项错误;目前重庆主要是汽车生产基地,研发能力不足,故需加大科技投入,培养汽车专业人才,故选D,而C不合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辽中南地区是我国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现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近年来,老工业基地面临着资源开发与持续发展的矛盾,国家对辽中南地区实施全面振兴战略。下图为我国辽中南地区矿产资源和交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辽中南重工业体系发展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A. 水陆交通便利    B. 煤铁资源丰富

C. 消费市场广阔    D. 科技力量雄厚

2.国家对辽中南地区实施全面振兴战略的重点是

①转变“三高”为特征的传统工业结构  ②调整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结构

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④加大开发矿产资源的力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世界上著名的三个工业区,读图回答下题。

1.三个工业区中,工业的发展建立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是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都不是

2.下列关于甲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濒临大西洋    B. 工业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市场

C. 目前半导体工业的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    D. 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

3.与乙工业区相比,丙工业区

A. 铁矿资源更丰富,但煤炭短缺    B. 兴起时间更早,但布局方式相同

C. 交通便利,但市场狭小    D. 科技力量雄厚,但资本集中程度低

 

查看答案

读“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_______,B______;省会名称:C_______,D________

(2)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___________,水土流失是形成这一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的危害是_______。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有: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3)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_______,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治理中要采用________措施、________措施和________措施三者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

 

查看答案

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800~1  600 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见图甲。

材料二 见图乙。

材料三 见图丙。

(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________;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________。

(3)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影响有________。(多选)

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十一五”以来,陕西省黄河流域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  345.3平方千米,陕北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绿色向北挺进了400千米。

(1)把下列选项填到图中对应空格中。

①平整土地;②修水平梯田;③蓄水保土;④发展多种经营;⑤贮水拦沙;⑥改善生产条件。

(2)图中所列内容是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综合治理的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治理措施和对应的治理目的进行连线。

A.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①开发水能,加强灌溉,调蓄水源

B.调整产业结构  ②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C.建设分洪、蓄洪区  ③便利航运和防洪

D.建设水利枢纽 ④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

E.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⑤减轻河水污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