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十一五”以来,陕西省黄河流域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十一五”以来,陕西省黄河流域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  345.3平方千米,陕北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绿色向北挺进了400千米。

(1)把下列选项填到图中对应空格中。

①平整土地;②修水平梯田;③蓄水保土;④发展多种经营;⑤贮水拦沙;⑥改善生产条件。

(2)图中所列内容是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综合治理的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治理措施和对应的治理目的进行连线。

A.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①开发水能,加强灌溉,调蓄水源

B.调整产业结构  ②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C.建设分洪、蓄洪区  ③便利航运和防洪

D.建设水利枢纽 ④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

E.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⑤减轻河水污染

 

(1)A—①;B—②;C—⑤;D—⑥;E—③;F—④(①②可互换,③④可互换,⑤⑥可互换) (2)黄土高原 小流域 防治水土流失,保持水土 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3)A—⑤;B—④;C—③;D—①;E—② 【解析】 试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工程措施主要有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水平梯田等;工程措施的功能为贮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生物措施的功能为蓄水保土,发展多种经营 (2)图中所示内容为黄土高原的小流域综合开发模式,目的是防治水土流失,重点是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3)A.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可减轻河水污染⑤;B.调整产业结构可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④;C.建设分洪、蓄洪区可提供便利航运和防洪③;D.建设水利枢纽有利于开发水能,加强灌溉,调蓄水源①;E.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可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查看答案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水土流失问题是我国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它对环境的危害十分严重。水土流失直接的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材料二 每年的7月初黄河中上游各大水库都要利用水库的调节库容,对水沙进行控制和调节,从而减轻泥沙在下游河道淤积。

(1)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就是水土流失,为了防治此环境问题,某乡广泛征集治理措施。有人提出要在黄土高原广泛修筑梯田,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2)为何黄河每年在汛期来临前要进行调水调沙活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是世界主要的水土流失区。据中科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遥感调查计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其中土壤侵蚀强度大于1 000吨/平方千米的面积约29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示意图。图中黑色柱状部分代表不同省份土壤侵蚀强度大于500吨/平方千米的侵蚀面积。

(1)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为___________。

(2)山西省土壤侵蚀面积较大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3)比较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在防治水土流失作用中的差异。

 

查看答案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 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C. 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2.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

A. 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 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 坡面径流流速小    D. 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③②①    B. ②①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①

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

A. 地表起伏增大    B. 河流含沙量增大

C. 土壤质地变差    D. 植被条件变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