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村是晒秋文化的起源地。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每年农历六月六晒秋节开始,九月九晒秋节达到顶峰。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篁岭晒秋时节控制该地的主要天气系统为
A. 西南季风 B. 亚洲高压 C. 副热带高压 D. 亚洲低压
2.该地的传统民居屋顶呈现倾斜,其主要功能是
A. 为了节省建筑材料 B. 有利于冬季清扫屋顶积雪
C. 有利于通风散热 D. 有利于多雨季节排水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等高距均为20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河流岸边A处的居民观察日出最佳的时间(地方时)可能为
A. 3月21日6时左右 B. 6月22日5时左右
C. 9月23日5时左右 D. 12月22日6时左右
2.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 东北流向西南 B. 西北流向东南
C. 西南流向东北 D. 东南流向西北
3.图示河段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含沙量大 B. 春季有凌汛现象
C. 流量年际变化大 D. 全年流量比较稳定
国家海洋局于2014年3月26日发布《2013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海平面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至2013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2.9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1)我国海平面变化特征是 ,主要原因是 。(2分)
(2)面对海平面上升,我国应该采取哪些对策?(8分)
下图示意1873~2013年间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大气平均温度偏差的相关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归纳两条曲线变化的特点及其相关性并为促进全球平均温度偏差平衡提出相应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首次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百年我国将继续变暖。为此,我国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争取实现碳排放量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
材料二 我国北方15个省(市、区)2005年1月气温距平及采暖耗能变率图
(1)从图中看,北方大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________(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均气温明显偏高且采暖耗能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
(2)近年来,我国北方许多城市逐步把由单位和住户的分散取暖改为市政集中统一供暖,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
(3)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21世纪会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21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 ℃~6.4 ℃。
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下列选项填入下图空白方框中。
A.极地和高山冰川融化
B.毁林
C.沿海低地被淹
D.燃烧矿物燃料
(2)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
(4)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21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