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国家海洋局于2014年3月26日发布《2013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海平面监测和分...

国家海洋局于2014326日发布《2013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海平面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至2013,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2.9毫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1)我国海平面变化特征是   ,主要原因是   (2)

(2)面对海平面上升,我国应该采取哪些对策?(8)

 

(1)波动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 (2)加强对海平面的监测和预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加高加固堤防;沿海地区合理开采地下水;科学合理规划海岸港口、建筑等工程建设;保护沿海生态系统等。 【解析】 试题 (1)直接从图中可以得出,海平面变化特征为波动升。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全球气候变暖。 (2)合理归纳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对策。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的对策,主要从对沿海地区加强监测和预测;修筑必要的堤坝,阻止海水进一步侵蚀沿海地区;保护沿海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地下水;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和海港港口等工程建设;开发节能技术,节约使用矿石燃料,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的矿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答出四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示意1873~2013年间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大气平均温度偏差的相关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归纳两条曲线变化的特点及其相关性并为促进全球平均温度偏差平衡提出相应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首次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百年我国将继续变暖。为此,我国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争取实现碳排放量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

材料二 我国北方15个省(市、区)2005年1月气温距平及采暖耗能变率图

(1)从图中看,北方大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________(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均气温明显偏高且采暖耗能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

(2)近年来,我国北方许多城市逐步把由单位和住户的分散取暖改为市政集中统一供暖,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

(3)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21世纪会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21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 ℃~6.4 ℃。

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下列选项填入下图空白方框中。

A.极地和高山冰川融化

B.毁林

C.沿海低地被淹

D.燃烧矿物燃料

(2)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

(4)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21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

 

查看答案

    读“自然界碳元素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元素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物质,它不但参与地球上的物质循环,而且参与能量流动。上图中各数字所表示的作用或结果分别是:①_;②_;③__;④__。

(2)据图说出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人为原因。

(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下面甲、乙两图反映的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两种途径。

(1)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图甲所示“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请分析“阳光居室”是如何达到这一保温效果的?

(2)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请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解释其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