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自然界碳元素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元素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物质...

    读“自然界碳元素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元素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物质,它不但参与地球上的物质循环,而且参与能量流动。上图中各数字所表示的作用或结果分别是:①_;②_;③__;④__。

(2)据图说出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人为原因。

(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1)光合作用 沉积作用 全球生态系统破坏 气象灾害增加 (2)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毁林。 (3)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和调整;加强全球合作;增强保护大气的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 【解析】 试题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对策 (1)从图中看①箭头从二氧化碳指向植物,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②箭头从死亡遗体指向煤、石油,表示沉积作用;③和④是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表示全球生态系统破坏和气象灾害增加。 (2)从图中看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人为原因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 (3)发展低碳经济,人类应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全球合作、增强保护大气的意识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下面甲、乙两图反映的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两种途径。

(1)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图甲所示“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请分析“阳光居室”是如何达到这一保温效果的?

(2)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请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解释其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0世纪90年代,某国政府在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指出:使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图甲是在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历史数据。图乙是19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变化图。

(1)从图甲和图乙可以看出,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与全球气温两者基本呈________(正或负)相关关系。

(2)从图乙看出温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二氧化碳的________效应。

(3)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双选)(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过度砍伐森林

C.人口剧增,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

D.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4)为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3点)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将给我国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

A. 我国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南移

B. 农牧交错带不受影响

C. 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

D. 该问题不会对全球乃至中国的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2.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是(  )

A. 向大气中排放的SO2大量增多;加强对煤的除硫处理

B. 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和热带雨林遭砍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减少对热带雨林砍伐

C. 工业化进程加快;减缓工业化进程

D. 生物物种增多,对食物的争夺加剧;控制生物多样性

 

查看答案

2015年第2l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抑制全球变暖仍是会议的主题。下图为“地表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人类影响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  )

A.

B.

C.

D.

2.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 全球各纬度降水量均增加

B. 全球热带雨林的面积缩小

C. 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

D. 全球火山地震进入频发期

 

查看答案

联合国《2012年碳排放差距报告》显示,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十分明显。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  )

A. 雪线下降

B. 能耗减少

C. 冻土融化

D. 物种增加

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

①煤炭燃烧 ②围湖造田 ③砍伐森林 ④抽取地下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为了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大力植树造林 

②推行火力发电 

③倡导低碳消费 

④发展循环经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