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3 年 10 月,为谋划好海峡西岸经...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3 年 10 月,为谋划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布局,国务院出台了《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的规定》。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沪宁杭工业区,南接珠三角洲工业区,西连内陆,腹地宽广,辐射范围大。下图分别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福建省地理环境示意图。

  

材料二 近年来,福建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省份之一。下图分别为福建省工业和城市发展变化统计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的区位条件。

(2)根据材料二,简述图中反映出的福建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表现。

 

(1)北靠长三角,南接珠三角,临近港澳台,地理位置优越;西连内陆,腹地宽广,辐射范围大,市场广阔;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水陆交通便利;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价低;森林、矿产、旅游等资源丰富。 (2)工业化的表现: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不断增加。城市化的表现:城市化率的显著提升。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的区位条件,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表现。意在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第(1)小题,区位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方面(北靠长三角,南接珠三角,临近港澳台)、市场、交通、国家政策、廉价劳动力、资源等方面分析。第(2)小题,由图可知,福建省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不断增加,城市化率的显著提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正确叙述是

A. 东部沿海消费水电、核电为主

B. 蒙东基地生产主要是煤炭、石油

C. 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

D. 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

2.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

①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

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

④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 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    B. 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

C. 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 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2.以下属于阶段Ⅱ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 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B. 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C. 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D. 工业附加值增长较慢

 

查看答案

蚯蚓具有喜温、喜湿的生活习性,最适宜的温度为 20~27 ℃,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下图为我国某地秸秆菌业循环利用模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若充分考虑气候特征,下列地区中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是

A. 松嫩平原    B. 塔里木盆地    C. 雅鲁藏布江谷地    D. 江南丘陵

2.该生产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①增加农民收入 ②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③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多元化 ④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其值越高,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一般来说,当区位熵大于l时,则该地区的某项经济指标在全国有优势;当区位熵小于1时,则处于劣势。

下表为我国某地形区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区位熵,据此完成11-12题。

1.该地形区是(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2.与塔里木盆地相比,该地形区棉花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 秋季少雨,有利于采摘 B. 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近

C.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 质量较好,市场需求多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  )

A. 市场    B. 劳动力

C. 交通    D. 原料

2.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

A. 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B. 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C. 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 实现产业升级,减少用工数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