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具有喜温、喜湿的生活习性,最适宜的温度为 20~27 ℃,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下图为我国某地秸秆菌业循环利用模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若充分考虑气候特征,下列地区中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是
A. 松嫩平原 B. 塔里木盆地 C. 雅鲁藏布江谷地 D. 江南丘陵
2.该生产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①增加农民收入 ②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③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多元化 ④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其值越高,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一般来说,当区位熵大于l时,则该地区的某项经济指标在全国有优势;当区位熵小于1时,则处于劣势。
下表为我国某地形区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区位熵,据此完成11-12题。
1.该地形区是(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2.与塔里木盆地相比,该地形区棉花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 秋季少雨,有利于采摘 B. 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近
C.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 质量较好,市场需求多
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 )
A. 市场 B. 劳动力
C. 交通 D. 原料
2.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
A. 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B. 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C. 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 实现产业升级,减少用工数量
下图示意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 二氧化碳减少
B. 全球降水增多
C. 冰川体积增大
D. 全球气候变暖
2.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 伐木与深加工
B. 开发矿产资源
C. 由毁林到造林
D. 严禁砍伐森林
下图为某省 1997~2007 年农业用地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省是
A. 青海省 B. 贵州省 C. 黑龙江省 D. 福建省
2.该省 1997~2007 年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生态破坏、被迫弃耕 B. 建设用地大量侵占
C. 保护环境、生态退耕 D.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下图示意非洲大陆荒漠化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
A. 热带雨林带
B. 热带草原带
C. 热带荒漠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
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