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 甲地比乙地稳定 B. 乙地对流最旺盛
C. 乙地比丙地稳定 D. 丙地最稳定
2.正午前后
A. 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 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 丙地刮起东北风 D. 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下图,完成下题。
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图中M地的风向是 ( )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却至关重要。
1.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A. 降低大气温度 B. 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C. 促发光化学反应 D. 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
2.据观测,地球上空臭氧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A. 青藏高原上空 B. 北极附近上空
C. 南极附近上空 D. 北美大陆上空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陇南地处秦岭西部,也是我国三大自然地区之间的过渡地带。陇南海拔2400—3500米的深山峡谷的茂密森林是野生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大熊猫从不冬眠、体态肥硕、憨态可掬,有黑白相间的外表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视力较差,目光短浅,但是听觉极为灵敏。陇南地区曾因人类活动(砍伐森林和修建道路等)导致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后人类干扰减少,恢复植被,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得以恢复与扩展。
材料二 下图为陇南位置和范围示意图。
(1)据图说明陇南地区城市分布的突出特征,并说明该分布特征对城市发展的益处。
(2)说明大熊猫的体貌特征与其栖息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3)简述砍伐森林与修建道路对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产生的影响。
(4)陇南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当地政府计划大力发展制药工业,试说明理由。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林省西部的白城,湖泊星罗,是中国湖泊密度最大的湖区之一。白城的年平均降水量399.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340毫米,被称为“旱地之泽”。第四纪前该地处于下沉状态,是古松辽大湖的一部分,后来随着地壳抬升和沉积淤填,大湖逐渐消亡。现在,平原上仍是湿地遍布,江河漫流,成了大湖最后的眼泪。
白城西部的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候鸟南迁越冬的中途站。但与传统意义的江南水乡不同,这里人们说的最多的是“怕旱”。为了应对“缺水”问题,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该地农业灌溉不同于传统的渠灌,而采取了节水井灌的方式。
(1)分析白城“旱地之泽”的形成原因?
(2)对比江南水乡,解释为什么白城人“怕旱”?
(3)从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评价当地生产活动,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