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示时期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
(2)将下列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适当的空格中,找出其内在的联系。
A.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少
B.冰川融化
C.干湿地区发生变化
D.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
E.气候变暖
下图为“我国新中国成立后东部地区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知,自1951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气温变化的趋势和降水年际变化的特点是
说明气候发生这种变化的自然原因及这种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2)近年来,天津市对全球气候变暖格外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对天津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3)为抑制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21世纪中期碳排放的目标,试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说明我国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这反映了( )
A. 地壳活动加剧
B. 黄赤交角增大
C. 太阳辐射增强
D. 全球气候变暖
2.以上现象的发生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 高纬地区作物减产,低纬作物增产
B. 全球水量增多,水资源丰富
C. 热带沙漠气候区会变得湿润
D. 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下图为“我国两个时段年等温线(℃)变化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是( )
A. 华北平原
B. 青藏高原
C. 南方地区
D. 东北地区
2.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最可能是( )
A. 甜菜种植区域南移
B. 小麦种植海拔降低
C. 水稻种植北界北移
D. 油菜开花期滞后
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加后,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气温上升,造成了大气环流紊乱等,对生物圈及农业生产产生各种影响。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现象不属于近现代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后果是
A. 森林面积锐减 B. 海平面升高 C. 冰川融化 D. 沿海低地被淹
2.“大气环流紊乱”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重大影响有
A. 减少了自然灾害 B. 导致原有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C. 对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D. 使得酸雨危害更加严重
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1~2.8 ℃,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冰川退缩
②冻土融化
③气候更加适宜生物生长,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
④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大增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
A. 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B. 可以增加降水,减少干旱
C. 增加农业生产的产量
D. 全球升温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3.气候变暖对我国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南沿海台风发生次数会减少
B. 西部、北部温暖地区降水量可能增加
C. 春夏季节许多地区的干旱会减轻
D. 海平面上升,城市缺水状况将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