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绕过麦哲伦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带。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_______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_______地。
(3)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_______ 地,从丁到丙地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______。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世界某区域某时天气形势图和左图中D河流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示意图。
(1)A地未来几天天气如何变化?
(2)B、C海域都有世界著名渔场,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3)D河流实施水电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当地凭借廉价的电力,可吸引大量 指向型工业。
(4)两地都是著名瓜果生产基地,试比较两地的气候优势。
F:
G: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3分)
材料一:甲区域与乙区域为世界两个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近年来甲乙两区域的主要河流因沿途蒸发、渗漏及大量灌溉,导致中下游流量持续减少,影响下游河口的自然生态环境。
材料三:甲区域C地和乙区域A、B两地的气候资料
A地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2.3 | 14.7 | 19.3 | 24.8 | 31.2 | 35.3 | 36.8 | 36.1 | 32.8 | 26.9 | 19.5 | 13.8 |
降雨量 | 34.8 | 23.1 | 18.4 | 14.8 | 4.0 | 0.0 | 0.0 | 0.0 | 0.1 | 3.1 | 20.4 | 30.4 |
B地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6.7 | 6.8 | 9.2 | 14.5 | 19.9 | 24.0 | 26.2 | 25.6 | 22.5 | 17.7 | 13.5 | 9.3 |
降雨量 | 147.9 | 119.2 | 111.3 | 61.6 | 53.3 | 38.7 | 40.2 | 73.8 | 142.6 | 230.2 | 170.7 | 166.0 |
C地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3.8 | -13.6 | -4.5 | 7.8 | 16.1 | 21.9 | 24.3 | 21.7 | 15.3 | 6.2 | -2.4 | -9.9 |
降雨量 | 10.7 | 9.2 | 10.5 | 10.8 | 18.0 | 14.1 | 18.0 | 12.7 | 9.8 | 12.5 | 13.5 | 13.8 |
(1)描述C地的气候特征。(4分)
(2)依据表格比较图中A、B两地降水特征的不同点及其原因分析。(7分)
(3)比较甲地中①河与乙地中②河特征的差异。(8分)
(4)分别推测①、②两河上游径流量减少对河口海岸(湖岸)地貌的影响,并说明理由。(4分)
读“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示意图”,甲点所在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F表示地轴的是_______,表示晨昏线的是_______(请用阴影标出夜半球)_______。
(2)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
(3)左图所示日期过后一个月内,江苏白昼变_______ ,日落方向是_______。北印度洋海区洋流流向为_______时针
(4)甲、乙、丙、丁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与右图所示相同的是_______ 地。通过计算在右图画出准确的海安(北纬32.5°)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_______
读我国沿30°N年太阳总辐射量图和我国沿30°N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①地年太阳总辐射量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 ,③地在同纬度中年太阳总辐射量最小,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_____。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青藏高原高寒畜牧业的形成原因。
(3)④地所在地形区是_______,气候类型是_______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该地有利于农业发展最主要的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_,不利的主要自然条件是_______ 。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础平台,其实质就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它可实现“两个替代”,即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电力替代煤炭和石油消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图中地区发电量的描述,正确的有
A. 冬至南京日落时,甲地发电量多于乙地 B. 夏至南京日出时,乙地发电量一天最多
C. 丙地冬季,是一年中发电量最多的季节 D. 丁地夏季,是一年中发电量最多的季节
2.有关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说法,正确的有
A. 会导致能源利用率降低,使全球能源安全水平下降
B. 可以改变能源消费的空间格局,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
C. 可以缓解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日益突出的问题
D. 可以打破以油气为基础的传统能源体系,提升新能源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