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国家在...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产业转入示范区。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集聚效益 (扩大产业规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该地区带来诸多好处,如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上图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下图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 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如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查看答案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为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河北省作为我国钢铁产量最多的省份,规划将部分钢铁企业向沿海临港地区转移,并实施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

结合上图和文字材料分析,说明这种调整为什么能促进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改善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环境?请各答一条。

 

查看答案

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球三轮产业转移示意图。

材料二 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表。

(1)简述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的原因。

(2)分析在全球第二、三轮产业转移过程中,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3)目前,中国有“世界工厂”之称。你认为我国产业今后应如何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合作中逐步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

材料二 如今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粤北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正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

(1)20世纪80年代,香港大量____________型产业逐渐北移,珠江三角洲成为香港产品的____________基地,香港利用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的优势担当研究开发中心和____________中心的角色,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示地区产业发展与转移的趋势。

(3)粤北山区设立的产业转移园区主要有哪些比较区位优势?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园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4)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汽车产业生产布局的特点,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

山东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是继港澳产业大举向珠三角、台湾和新加坡大举向长三角转移之后的“第三次浪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的三次转移,其根本目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①的转移和80年代②的转移,主要是以________型产业为主。

(2)产业向国外转移利弊兼有,简要说明此举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3)从图中看,山东省利用外资居前两位的国家是韩国和日本。简要分析山东省能够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