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西气东输二线...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途经14个省区。管道主供气源为引进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天然气,国内气源作为备用和补充气源。西气东输二线的重点市场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1)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2)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东、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主要地形区的地表环境特点以及铺设管道时要克服的困难。

(3)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已在中哈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实现了跨国对接。说出中哈输油管道建设过程中易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简述其自然原因。

 

(1)①有利于缓解我国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②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③有利于发展相应的工业部门;④有利于推动国际间能源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等。 (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线跨过长江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该区域为湿润地区,地表水丰富,山间多河谷、盆地,植被覆盖率较高。铺设管道要克服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地表崎岖不平,水系发达,多滑坡、泥石流等的困难。 (3)土地荒漠化。管道主要经过中亚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以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为主,植被稀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易被破坏。 【解析】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可以参照教材中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意义来回答。 (1)可以从能源消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角度作答;(2)结合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走向示意图,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东、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该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多山间河谷、盆地,铺设管道要克服地表崎岖不平,水系发达,多滑坡、泥石流等困难;(3)管道主要经过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由此判断形成的自然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向家坝—上海±80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电流等级最大、输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能源领域取得的世界级创新成果。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图中长治—荆门线路输送的是(  )

A. 火电    B. 天然气    C. 水电    D. 煤炭

2.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的意义是(  )

A. 有助于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高压输电,同时保护土地资源

B. 缓解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长期紧张的局面,改善了当地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C. 解决沿线广大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减少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

D. 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改变了东部地区地区能源紧张的局面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01~2005年中国天然气产量走势(单位:亿 m3)

2001~2005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走势(单位:亿 m3)

1.关于2001~2005年我国天然气生产和消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2004~2005年天然气产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②2004~2005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③总体上天然气产量增速较快 

④总体上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快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关于2001~2005年我国天然气供求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始终供大于求    B. 始终供不应求

C. 由供不应求变为供大于求    D. 由供大于求变为供不应求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以下两题。

1.图示内容的名称是(  )

A. 北煤南运    B. 西气东输    C. 川气东送    D. 西电东送

2.图示输送路线依次经过的地形区是(  )

A. 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四川盆地

D.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不同区域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若该自然资源为天然气,则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我国东北地区—①    B. 我国华北地区—②

C.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    D. 我国西北地区—④

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 ①→②    B. ④→①    C. 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银东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宁夏宁武,东至山东胶州,全长1 333公里,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宁夏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来自于    ( )

A. 水能发电    B. 风力发电

C. 火力发电    D. 核能发电

2.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

现为(  )

A.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B. 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彻底解决东部地区环境问题

C. 促进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D.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促进其经济可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