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距离成都400多千米的西昌市位于四川西南部...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距离成都400多千米的西昌市位于四川西南部安宁河谷平原腹地。从苹果、梨、桃、石榴、葡萄,到枇杷、橙、芒果、草莓、樱桃等,西昌市既有温带、亚热带水果,又有热带水果。

材料二 西昌古称邛都,从秦汉时期设立郡县开始,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西昌是南方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明清古城保存完好,享有“中国十大最美古城”美誉。境内有汉、彝、回、藏等28个民族,拥有全国唯一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近年来,西昌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等称号。

材料三 下面左图为西昌市及其周边地区地形图,右图为西昌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西昌市既有温带、亚热带水果,又有热带水果,请分析原因。

(2)如果你在西昌市有一大片橘园,请提出提升橘子品质的措施。

(3)很多外地人选择在这座地处西南边陲的城市安家落户,你赞同吗?请表明观点并简述理由。

(4)分析西昌市少数民族众多的原因。

 

(1)西昌地处安宁河谷平原,属于亚热带,光热充足,土壤较肥沃,水资源丰富,自流灌溉便利,亚热带水果种类多;垂直地带性显著,海拔较高的缓坡地带,气温较低,排水良好,适宜温带水果生长;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年均温高,全年无霜,年温差小,可以生产热带水果。 (2)加强橘园管理,实行标准化生产;科学施用有机肥;用生物方法防控病虫害,少用农药;在橘园地面铺一些较大的砾石,减轻水土流失,同时反射太阳光,增大气温日较差。 (3)赞同。理由: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适宜;靠近邛海,空气清新湿润;污染少,植被覆盖率高,环境优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社会稳定,区域安全性高。 或不赞同。理由:地处西南边陲,比较偏僻,距离发达地区远;接近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且多高山峡谷,发生大型地质灾害概率大;地处高山峡谷地带,交通相对不便。 (4)该地区多高山峡谷,交通不便,各民族之间交流较少,延缓了民族间的相互融合与同化;该地区垂直地带性显著,不同的气候造就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该地区地处边疆,自古以来为多民族聚居地,又因为战乱和民族迁徙,使得少数民族众多;该地区地理位置偏远,高山大河阻隔,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受到的冲击较小。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和区域农业区位条件,以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原因。据材料一可知,西昌地处安宁河谷平原,土壤较肥沃,水资源丰富,灌溉便利;据图中纬度可知,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水果种类多;据地形图可知,该地地势起伏较大,垂直地带性显著,海拔较高的缓坡地带,气温较低,排水良好,适宜温带水果生长;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年均温高,全年无霜,年温差小,可以生产热带水果。 (2)提升橘子品质的措施从橘园管理、施肥、防控病虫害、增大气温日较差等方面分析。 (3)城市宜居度的影响因素包括位置、地质条件、气候、交通、民风、社会稳定性等方面。如果赞同主要从气候、环境、民风等方面分析,如果不赞同主要从位置、地质条件、交通等方面分析。 (4)西昌市少数民族众多的原因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战乱及民族迁徙等方面分析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念青唐古拉雪山海拔5 100 m处,某公司建有世界级高端品质矿泉水——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的生产基地。

材料二 下面为西藏地区简图及1994—2013年西藏城镇化率、城镇人口示意图。

(1)西藏城镇分布有何特点?形成原因是什么?

(2)简述西藏城镇化特征及形成原因。

(3)简析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生产基地建设的优势生产条件。

(4)列举念青唐古拉山冰川矿泉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查看答案

为适应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国家规划在北京南部新建北京新机场,计划2019年建成。左图为北京新机场位置与北京主要交通枢纽的空间分布图,右图为目前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不同时段乘车离开与乘车到达的人数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北京市内地面交通枢纽布局首先要考虑的是(  )

A. 土地面积    B. 居民出行

C. 人均收入    D. 地价高低

2.与首都机场T3航站楼对接的城市公共交通利用率最高的时段是(  )

A. 1-5时    B. 6-10时

C. 13-17时    D. 20-24时

3.北京新机场的建成,将(  )

①形成北京临空经济高端产业功能区

②极大地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状况

③形成北京、天津和石家庄机场协同作业的新格局

④承接京津冀地区资源密集型产业,提高运输效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六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四种农作物秸秆占本省区秸秆总量的比重。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例中①②③④依次表示的是(  )

A. 水稻、棉花、小麦、油菜    B. 棉花、油菜、水稻、小麦

C. 油菜、小麦、棉花、水稻    D. 小麦、水稻、油菜、棉花

2.下列对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方式符合生态农业模式的是(  )

A. 秸秆—燃烧—能源

B. 秸秆—沼气池—能源和肥料

C. 秸秆—原料—造纸

D. 秸秆—原料—化工产品

 

查看答案

下图为1953—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53—2010年西北半壁人口比重变化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

A. 西北半壁的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    B. 东南半壁人口大量迁向西北半壁

C. 实行少数民族计划生育优待政策    D.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

2.中西部地区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城镇化和现代化,其可行性路径是(  )

A. 大力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    B. 鼓励粗放游牧业逐步向城郊乳畜业转变

C. 重点发展与资源开采相衔接的深加工业    D. 发展面向农民且就业容量较大的服务业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A. 新,耕地、牧草地    B. 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C. 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    D. 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2.内蒙古( 

A. 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B. 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C. 地势平台,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D. 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