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念青唐古拉雪山海拔5 100 m处,某公司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念青唐古拉雪山海拔5 100 m处,某公司建有世界级高端品质矿泉水——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的生产基地。

材料二 下面为西藏地区简图及1994—2013年西藏城镇化率、城镇人口示意图。

(1)西藏城镇分布有何特点?形成原因是什么?

(2)简述西藏城镇化特征及形成原因。

(3)简析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生产基地建设的优势生产条件。

(4)列举念青唐古拉山冰川矿泉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特点:主要沿河谷分布。 原因:河谷地带水热条件较好,农牧业较发达。 (2)特征:城镇化水平不高,城镇数量少(密度小)、城市等级低(规模小)。 形成原因:地处内陆,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 (3)无污染,水质优;富含多种有益矿物质元素;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量大等。 (4)在水源地建立保护区,防止水污染;适量开采,严禁超量开采,使冰川水达到永续利用;加大勘探,寻找新的冰川矿泉水产地;加强管理,节约水资源,避免浪费;加大品牌宣传,扩大市场需求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区城市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城市化特点以及工业区位条件,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以及知识迁移和组织语言和阐述能力。 (1)从图中可以看出,西藏地区的城镇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好、农牧业发达的河谷地带。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应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应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社会经济条件应从交通、资源等。 (2)据材料二图可知,西藏城镇化率20%左右,城镇化水平不高;同时城镇分布图可知,城镇数量少、城市规模小。原因应从交通、经济等方面分析。 (3)西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所产冰川矿泉水特有的品质;国家对西藏经济开发有政策支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高端矿泉水的市场也越来越大。 (4)从保护水源地、严禁超量开采、加大宣传力度等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适应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国家规划在北京南部新建北京新机场,计划2019年建成。左图为北京新机场位置与北京主要交通枢纽的空间分布图,右图为目前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不同时段乘车离开与乘车到达的人数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北京市内地面交通枢纽布局首先要考虑的是(  )

A. 土地面积    B. 居民出行

C. 人均收入    D. 地价高低

2.与首都机场T3航站楼对接的城市公共交通利用率最高的时段是(  )

A. 1-5时    B. 6-10时

C. 13-17时    D. 20-24时

3.北京新机场的建成,将(  )

①形成北京临空经济高端产业功能区

②极大地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状况

③形成北京、天津和石家庄机场协同作业的新格局

④承接京津冀地区资源密集型产业,提高运输效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六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四种农作物秸秆占本省区秸秆总量的比重。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例中①②③④依次表示的是(  )

A. 水稻、棉花、小麦、油菜    B. 棉花、油菜、水稻、小麦

C. 油菜、小麦、棉花、水稻    D. 小麦、水稻、油菜、棉花

2.下列对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方式符合生态农业模式的是(  )

A. 秸秆—燃烧—能源

B. 秸秆—沼气池—能源和肥料

C. 秸秆—原料—造纸

D. 秸秆—原料—化工产品

 

查看答案

下图为1953—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53—2010年西北半壁人口比重变化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

A. 西北半壁的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    B. 东南半壁人口大量迁向西北半壁

C. 实行少数民族计划生育优待政策    D.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

2.中西部地区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城镇化和现代化,其可行性路径是(  )

A. 大力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    B. 鼓励粗放游牧业逐步向城郊乳畜业转变

C. 重点发展与资源开采相衔接的深加工业    D. 发展面向农民且就业容量较大的服务业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A. 新,耕地、牧草地    B. 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C. 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    D. 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2.内蒙古( 

A. 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B. 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C. 地势平台,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D. 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查看答案

南沙群岛是南海分布范围最大的珊瑚礁群。南沙岛礁的特殊地理环境导致岛上驻守官兵长期存在“吃菜难”的问题。以前用小塑料盒进行栽培,但产量极低,采用“南沙温室”技术后,蔬菜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岛礁上“吃菜难”的原因是(  )

A. 气候干旱,降水稀水    B. 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C. 阴雨较多,光照缺乏    D. 多石灰岩,土壤贫瘠

2.“南沙温室”的主要作用是(  )

A. 增加热量    B. 保持空气湿度

C. 削弱狂风和高温的影响    D. 保持土壤肥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