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空间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

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空间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若甲、乙、丙代表该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则其发展的顺序是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丙→甲→乙

D. 丙→乙→甲

2.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 城市用地规模逐渐缩小

B. 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少

C. 市中心人口逐渐向外扩散

D. 城市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1. B 2. C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不同阶段人口分布特征。城市化早期,市区人口密度最高,距离市区越远,人口密度越低;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市区的人口密度逐渐减小,郊区的人口密度则明显增加,后期会出现郊区人口密度超过市区。故答案选B项。 2.据图可知,人口逐渐由市区中心向郊区扩散,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图,完成问题。

1.该渔场形成的不利条件是(    )

A. 沿岸地区缺乏河流注入    B. 沿岸地区没有工农业的污染

C. 沿岸市场需求量大    D. 该海域低温低盐

2.图示海域位于(    )

A. 欧洲至亚洲的海洋航线上    B. 欧洲至北美洲的海洋航线上

C. 北美洲至亚洲的海洋航线上    D. 北美洲至南美洲的海洋航线上

 

查看答案

发电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煤炭价格、工资成本、环境保护等。图示为2015年中国、印度、美国和欧盟不同能源发电成本预测数据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欧盟的是(    )

A.     B.     C.     D.

2.欧盟煤电发电成本特点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 煤炭作为能源的利用效率低    B. 天然气资源丰富

C. 核电和风电利用的自然条件优越    D. 碳排放压力大、成本高

 

查看答案

读下图,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5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地质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大理岩属于甲类岩石    B. 乙、丙类岩石含有化石

C. ①表示板块的碰撞挤压    D. ②③④均属于内力作用

 

查看答案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黄海和渤海,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松软沉积物海底、水温10℃以上的水域,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高。由于温度差异,秋冬季节对虾从渤海沿海向黄海南部深水区洄游。读图完成问题。

1.形成黄河三角洲的地质作用最主要是(    )

A. 流水侵蚀    B. 海浪侵蚀    C. 流水沉积    D. 海浪沉积

2.对虾秋冬季节从渤海沿海向黄海南部深水水域洄游的原因是(    )

A. 渤海由于更闭塞,秋冬季水温更高

B. 黄海由于纬度更低,秋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更小,水温更高

C. 渤海由于工业活动多,排放热水多,水温太高

D. 黄海纬度更低,冬秋季昼更短但正午太阳高度更大,水温更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