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口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也称中位年龄或中数年龄。国际上通常用年龄中位数指标作为划分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的标准:①年龄中位数在20岁以下为年轻型人口; ②年龄中位数在 20~30 岁之间为成年型人口;③年龄中位数在30 岁以上为老年型人口。年龄中位数向上移动的轨迹,反映了人口总体逐渐老化的过程。
材料二 2011年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年龄中位数。
(1) 表中人口年龄中位数最大的是_______ 该国处在城市化的______阶段,其城市化特点是 ______)
(2) 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我国人口中位数有向上移动的趋势,针对这一趋势,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现状,请提出应对措施。
(3) 表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______,容易产生的人口问题有 ____ 。
近年来,大城市城区交通拥堵日趋严重。读我国直辖市“机动车辆数和主城区道路里程”表,回答下面小题。
1.据表推测,堵车最严重的城市是
A. 上海 B. 北京
C. 天津 D. 重庆
2.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的合理措施有
①发展公共交通 ②禁止购买私家车 ③建立立体道路网
④错峰上下班 ⑤大力修建公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①③④
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下图所示为某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市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 甲区域 B. 乙区域
C. 丙区域 D. 丁区域
2.下列有关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
B. 今后需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
C. 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的建设
D. 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倡导转变生活方式
下图为某地 1965 年和 2009 年地理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1965 年时,A和B 均已形成村镇,B 村比A村具有的优势是
A. 水源充足 B. 地处河流干、支流交汇处
C. 优惠的政策 D. 煤铁资源丰富
2.随着当地煤炭和石油资源耗竭,城市的经济发展受 影响最小的是
A. A 城 B. D 城 C. E 城 D. F 城
3.2009 年,B 地仍没有发展成为城市的原因可能是
A. 水源枯竭 B. 铁路的修建,使其交通地位下降
C. 地形崎岖 D. 离煤、石油产地较远
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主要功能区有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图例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A.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文化区
B.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文化区
C.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文化区
D. 文化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2.图中 a、b、c、d四区域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A. a B. b C. c D. d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一处建钢铁工业基地,最合适的选址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读我国2000年及2010年人口统计资料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人口统计数据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劳动力总数减少 B. 性别比例渐趋均衡 C. 城市化速度减慢 D. 老年人口数量减少
2.下列文化现象对上题中统计数据变化有明显影响的是
A. 多子多福 B. 学而优则仕 C. 男女都一样 D. 安土重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