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流水侵蚀作用,使地表呈现出千沟万壑...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流水侵蚀作用,使地表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其中典型地貌有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其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地形图中能够反映出黄土塬地貌的是(  )

A.     B.     C.     D. ②③

2.对黄土塬的治理措施是(  )

A. 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    B. 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C. 打坝建库,拦泥蓄水    D. 在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1.C 2.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 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源地之一。读表及图,完成下面小题。

1.民勤绿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导致近50年来,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

A. 全球变暖,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

B. 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减少

C. 大量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

D. 草原破坏使地表径流减少

 

查看答案

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 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

B. 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C. 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D. 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

2.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

A. 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    B. 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

C. 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    D. 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

3.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

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对外合作                 ②西部地区经济发达,需要大量人才

③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耗市场             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为华北某地具备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

A. 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B. 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 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 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2.图示地区(   )

A. 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 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C. 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 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查看答案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 向陆地方向推进    B. 向海洋方向推进

C. 位置稳定    D. 反复进退

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

A. 形成新的贝壳堤

B. 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 形成河口三角洲

D. 迫使河流改道

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A. 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 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 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 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查看答案

当温度较高的水流经低温河段时,由于水从湖面蒸发,在空中形成水雾,而又因为寒冷的空气,雾中的水粒子在树枝上凝结、结霜并不断积聚,树枝披上了由小冰晶组成的白色不透明的外衣,这就是雾凇。我国松花江沿岸能看到规模大、时间久的雾凇奇观。完成下列各题。

1.出现雾凇奇观的河段是(        )

A. 甲河段    B. 乙河段    C. 丙河段    D. 松花湖畔

2.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是我国最早对雾凇的解释。可见,雾凇一般形成于(

A. 细雨的春夜    B. 多雨的夏夜    C. 干燥的秋夜    D. 晴朗的冬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