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和丙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

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和丙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形成乙地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作用(内力或外力)。

(3)丁处地貌是_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

(4)图中①、②、③、④所构成的水循环称作________循环。目前,人类主要通过改变________ (填数码代号)环节来影响水循环。

 

(1)向斜 断层 (2)外力 (3)冲积扇 流水堆积 (4)海陆间 (大) ④ 【解析】(1)甲地岩层向下凹,地质构造是向斜。丙地的岩层有明显错动、位移,地质构造是断层。 (2)乙地貌位于背斜顶部,是流水侵蚀形成的谷地。形成乙地地貌的地质作用是外力作用。 (3)丁处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是冲积扇地貌,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 (4)图中①、②、③、④所构成的水循环称作海陆间大循环。目前,人类主要通过改变④环节,即地表径流环节来影响水循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某日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节气为北半球_____日(冬至、夏至),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是___。

(2)图示日期,全球出现极昼的范围是____,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度,B点的昼长是___小时。

(3)图示A、B、C三点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查看答案

中共十八大报告论述了“生态文明”,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

A. 经济可持续发展    B. 社会可持续发展

C. 生态可持续发展    D. 文化可持续发展

2.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的是

A. 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B. 扩大地下水开采,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C. 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    D. 全面关停重化工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

3.建国以来,黑龙江三江平原丧失了大量天然沼泽,保护该区域湿地的有效措施是

A. 封山育林    B. 商业开发    C. 疏浚河道    D. 退耕还湿

 

查看答案

20121226日京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从首都北京到广州,全程2294千米,最短用时约8小时,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下图为京广高铁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京广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资源    C. 文化    D. 经济

2.高铁沿线城市某些路段的两侧,常架起近两米高屏障的主要目的

A. 减轻噪声污染    B. 保证行驶安全

C. 净化城市空气    D. 美化沿线环境

3.京广高铁的运营

A. 加快了沿线城市间客运速率

B. 增加了沿线城市间货运总量

C. 促进了沿线资源跨区域调配

D. 实现了沿线地区间产业转移

 

查看答案

韩国“三星”电子集团在西安投资电子装配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技术    B. 劳动力    C. 市场    D. 交通运输

 

查看答案

与黄山市相比,北京市的

A. 辐射影响大    B. 服务范围小    C. 职能种类少    D. 城市等级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