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现象、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下...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现象、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则甲、乙、丙、丁四处的气压比较正确的是(   )

A. 丙>乙>丁>甲    B. 丙>丁>乙>甲

C. 甲>乙>丁>丙    D. 乙>甲>丙>丁

2.若此图为海滨地区夜间的海陆风模式示意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丙为陆地    B. 丁为海洋

C. 丙地空气湿度大    D. ①为陆风

3.若此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    B. 丙地位于60°S附近

C. 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 ①地为西北风

4.若此图代表大洋洋流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图为北半球中低纬洋流环流    B. 丙附近容易形成大的渔场

C. ②为上升补偿流    D. ④对沿岸地区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1. B 2. C 3. D 4. C 【解析】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处的气压比较,在水平方向上由高压吹向低压,丙>丁,乙>甲。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气压,所以丙>丁>乙>甲,B对。A、C、D错。 2.若此图为海滨地区夜间的海陆风模式示意图,夜间海洋降温慢,气温高,气压低,吹陆风。根据箭头方向,丙为陆地,A正确。丁为海洋,B正确。丙地是下沉气流,空气湿度小,C错误。①为陆风,D正确。 3.若此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圈, 丙气流下沉,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气压带的成因为动力因素,A错。丙地位于30°S附近,B错。丁气流上升,为副极地低气压带,C错。①地是南半球的西风带,为西北风,D对。 4.若此图代表大洋洋流示意图, 该图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是南半球中低纬洋流环流,A错。丙附近是单一暖流影响,不易形成大的渔场,B错。②是寒流,为上升补偿流,C对。④是暖流,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图中热力环流的正确画法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判断图中箭头a表示含义( 

 

A. 南半球风向    B. 北半球风向    C. 地转偏向力    D. 摩擦力

 

查看答案

下列现象不属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范畴的是(   )

A. 日出前的黎明天空是明亮的    B. 睛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C. 冬天晴朗的早晨能见到白霜    D. 多云的白天气温较晴朗的白天气温低

 

查看答案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晴朗夜晚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 …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是因为有利于 (  )

A. 减弱    B. 增强    C. 减弱    D. 增强

2.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读“20元人民币版面图案”(如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版面景观表示(   )

A. 长江三峡    B. 桂林山水    C. 杭州西湖    D. 九寨沟风光

2.该景观地貌属于(   )

A. 喀斯特地貌    B. 丹霞地貌    C. 冰蚀地貌    D. 雅丹地貌

3.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 冰蚀作用    B. 风力侵蚀作用    C. 流水侵蚀作用    D. 海浪侵蚀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