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石油生产与消费不平衡的矛盾和石油的对外依存度都明显加大。为此...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石油生产与消费不平衡的矛盾和石油的对外依存度都明显加大。为此,我国兴建了“第二条西气东输管道及陆路进口油气管道”等多个能源重点工程。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向东南直出甘肃省,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和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

A. 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B. 带动宁夏、陕西北部和山西的经济发展

C. 补充气源的不足    D. 保护东部的环境

2.图中反映出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

A. 天然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B. 天然气资源分布东多西少

C. 天然气资源消费西多东少    D. 天然气资源消费东西平衡

3.下列关于第二条西气东输管道方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西向东依次经过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气源地

B. 该管道方案的优点是施工难度小

C. 途经地区有荒漠、高寒山区、喀斯特地貌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D. 该工程有利于改善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质量

 

1. C 2. A 3. C 【解析】 本题考查西气东输工程。我国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西部,天然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东部经济发达,天然气资源消费东多西少;生产和消费地区不平衡。一线工程是塔里木盆地输往上海,管线没有直接向东南直出甘肃省,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和山西,以补充气源的不足。第二条西气东输管道方案是从哈萨克斯坦直达珠三角地区,途经地区西北内陆的荒漠、青藏高原地高寒山区、南方的喀斯特地貌和南方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1.我国西北地区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是从塔里木盆地到上海,管线长,加之沿线城市的消费,到达上海的天然气不足;管线没有直接向东南直出甘肃省,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和山西,以补充气源的不足。选C正确。 2.由图示可以看出,我国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西部,天然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东部经济发达,能源的消费量大,天然气资源消费东多西少;生产和消费地区不平衡。选A正确。 3.第二条西气东输管道方案是从哈萨克斯坦直达珠三角地区,途经地区西北内陆的荒漠、青藏高原地高寒山区、南方的喀斯特地貌和南方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选C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1月22日,搁置近两年后中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在山东荣成市华能石岛湾重新开工建设,到2020年,中国将增建30座核电厂。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在山东东部沿海建核电站的主要目的是(  )

A. 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

B. 缓解山东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C. 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

D. 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状况

2.关于我国大力发展核电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B. 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缺的状况,填补能源需求缺口

C. 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

D. 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

 

查看答案

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是目前我国最北端的一条高铁。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哈大高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经地形区均在东北平原上

B. 沿途所经河流含沙量大,水土流失严重

C. 沿线资源丰富,城市大多以重工业为主

D. 人口数量大,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华北地区

2.建设哈大高铁的积极影响有(  )

①分流部分哈大铁路客源,有效缓解哈大铁路运输压力 

②拉大东北主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③推动东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④对巩固国防和稳定边疆地区起到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部分商品粮棉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以水稻种植业为主的是甲地和乙地

B. 乙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高于甲地

C. 与丙地相比,甲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肥沃的黑土

D. 与乙地相比,丙地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交通条件更好

2.丁地商品粮基地地位不断丧失的主要原因有(  )

①台风、泥石流、地震等灾害频繁发生 ②城市化的发展使非农用地增多,耕地所占比重下降 ③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不断下降 ④土地日趋贫瘠且污染严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为近年我国农村人口迁出量较大的三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甲、乙、丙三省人口密度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省境内人口密度分布比较均匀    B. 甲省人口密度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C. 乙省人口密度平原大于高原、丘陵大于山地    D. 丙省人口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2.农村人口大量迁出对三省区的主要影响是(  )

城市化水平下降 ②大量农民实现了户口的农转非 ③缓解人地矛盾 ④人均耕地面积增大有利于种植业的规模化发展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 纬度位置    B. 地形

C. 季风    D. 海陆位置

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

A. 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 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 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