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我国部分商品粮棉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甲、乙、...

下图为我国部分商品粮棉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以水稻种植业为主的是甲地和乙地

B. 乙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高于甲地

C. 与丙地相比,甲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肥沃的黑土

D. 与乙地相比,丙地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交通条件更好

2.丁地商品粮基地地位不断丧失的主要原因有(  )

①台风、泥石流、地震等灾害频繁发生 ②城市化的发展使非农用地增多,耕地所占比重下降 ③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不断下降 ④土地日趋贫瘠且污染严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 C 2. C 【解析】 1.甲地是松嫩平原,以种植春小麦为主,乙是江汉平原以种植水稻为主,A错;甲地地广人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高于乙地,B错;丙是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与丙地相比,甲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肥沃的黑土,C正确;与丙地相比,乙地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交通条件更好,D错。选C正确。 2.丁是珠江三角洲,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使非农用地增多,耕地所占比重下降,种粮食面积减少;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不断下降,使得其商品粮的地位不断下降。选C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近年我国农村人口迁出量较大的三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甲、乙、丙三省人口密度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省境内人口密度分布比较均匀    B. 甲省人口密度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C. 乙省人口密度平原大于高原、丘陵大于山地    D. 丙省人口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2.农村人口大量迁出对三省区的主要影响是(  )

城市化水平下降 ②大量农民实现了户口的农转非 ③缓解人地矛盾 ④人均耕地面积增大有利于种植业的规模化发展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 纬度位置    B. 地形

C. 季风    D. 海陆位置

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

A. 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 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 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查看答案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造成甲、乙两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    B. 海陆分布    C. 降水    D. 地形

2.图中丙所在省区的农业生产潜力较高,但人均粮食较低,每年需从省外调入大量粮食,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

A. 水热组合不好,粮食产量低    B. 降水丰富,日照不足

C. 多山地丘陵,人均耕地不足    D. 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粮食单产低

3.以下四省区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  )

A. 广东    B. 江苏    C. 江西    D. 云南

4.与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生长期光照时间短    B. 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

C. 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D. 春播期间旱情严重

 

查看答案

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存在很大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 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 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 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2.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的耕作制度的形成条件是  (  )

A. 生长期长雨热同期    B. 平原广大适于机耕

C. 土壤比较肥沃    D. 冬季风不能到达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  )

A. 冬小麦与春小麦主产区的界线    B. 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

C. 棉花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界线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界线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我国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是蛇曲形河流最多的地方。内蒙古蛇曲最多最美的河是克鲁伦河,它从蒙古国草原流入我国境内最后汇入呼伦湖,是呼伦湖水重要来源。克鲁伦河在大草原上150多公里的直线距离,画了至少100多个圆圈。

(1)说明克鲁伦河蛇曲形成过程。

(2)分析克鲁伦河蛇曲对沿岸地区水循环的影响。

(3)2000年以来克鲁伦河注入呼伦湖水量持续减小,分析这种现象对呼伦湖及其岸边地区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