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近年我国农村人口迁出量较大的三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下图为近年我国农村人口迁出量较大的三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甲、乙、丙三省人口密度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省境内人口密度分布比较均匀    B. 甲省人口密度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C. 乙省人口密度平原大于高原、丘陵大于山地    D. 丙省人口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2.农村人口大量迁出对三省区的主要影响是(  )

城市化水平下降 ②大量农民实现了户口的农转非 ③缓解人地矛盾 ④人均耕地面积增大有利于种植业的规模化发展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 D 2. 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差异 的影响及人口迁移的影响。图示甲是湖南、东北部是洞庭湖平原、西南是山地,人口集中在平原地带,甲省人口密度由东北部向西南递减;乙是安徽,人口密度平原大于丘陵大于山地,乙省无高原;丙是四川,西部青藏高原海拔高,东部四川盆地相对较低,人口密度东部大于西部。农村人口大量迁出走进城市,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上升;我国实行户口管理,大量农民进城市务工,但户口不可随意改变;人口外迁,缓解农村人地矛盾;农村人口外迁,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增大,有利于种植业的规模化发展。 1.图示甲是湖南、东北部是洞庭湖平原、西南是山地,人口集中在平原地带,甲省人口密度由东北部向西南递减;乙是安徽,人口密度平原大于丘陵大于山地,乙省无高原;丙是四川,西部青藏高原海拔高,东部四川盆地相对较低,人口密度东部大于西部。选D正确。 2.农村人口大量迁出走进城市,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上升,①正确;我国实行户口管理,大量农民进城市务工,但户口不可随意改变,②错;人口外迁,缓解农村人地矛盾③正确;农村人口外迁,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增大,有利于种植业的规模化发展,④正确。选C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 纬度位置    B. 地形

C. 季风    D. 海陆位置

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

A. 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 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 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查看答案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造成甲、乙两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    B. 海陆分布    C. 降水    D. 地形

2.图中丙所在省区的农业生产潜力较高,但人均粮食较低,每年需从省外调入大量粮食,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

A. 水热组合不好,粮食产量低    B. 降水丰富,日照不足

C. 多山地丘陵,人均耕地不足    D. 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粮食单产低

3.以下四省区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  )

A. 广东    B. 江苏    C. 江西    D. 云南

4.与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生长期光照时间短    B. 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

C. 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D. 春播期间旱情严重

 

查看答案

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存在很大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 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 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 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2.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的耕作制度的形成条件是  (  )

A. 生长期长雨热同期    B. 平原广大适于机耕

C. 土壤比较肥沃    D. 冬季风不能到达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  )

A. 冬小麦与春小麦主产区的界线    B. 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

C. 棉花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界线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界线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我国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是蛇曲形河流最多的地方。内蒙古蛇曲最多最美的河是克鲁伦河,它从蒙古国草原流入我国境内最后汇入呼伦湖,是呼伦湖水重要来源。克鲁伦河在大草原上150多公里的直线距离,画了至少100多个圆圈。

(1)说明克鲁伦河蛇曲形成过程。

(2)分析克鲁伦河蛇曲对沿岸地区水循环的影响。

(3)2000年以来克鲁伦河注入呼伦湖水量持续减小,分析这种现象对呼伦湖及其岸边地区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火地岛东西部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其南部沿海的乌斯怀亚港(64。20 'W.54。47'S)是南极科考的重要中转站,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都会有上千的科考和捕虾船队集结于此。南极磷虾为地球上资源量最大的单种生物之一,它们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为食物,来维持其生命活动。磷虾的成体适宜在低温和低盐的水域中生活,它的适温范围仅在0.64摄氏度-1. 32摄氏度,如果温度高于1.80摄氏度就可能给它带来致命的危险。下图为南极大陆周边大洋水域磷虾分布及火地岛.南极半岛周边洋流示意图。

(1)推测火地岛东西部自然带类型并说明造成这种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

(2)分析南极大陆外围大西洋西部沿岸海域,磷虾分布区域面积大.数量多的原因。 

(3)某科考队从乌斯怀亚港出发前往南极大陆科考,指出他们途中可能遭遇的主要困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