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2011 年 6 月 22 日 9 时至 23 日 16 时,重庆万州区出现了今年以来的最大的一次强降 雨,导致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山地滑坡,农田淹没,房屋倒塌,交通中断,损失较为严重。 初步统计 28 个乡镇,123 个村,18.3 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 1.18 亿元。据此回答 下面小题。
1.这次暴雨洪涝发生时,上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
A. a、c B. b、c、d C. a、b、c、d D. a、b、c、d、e
2.河流与湖泊具有水源互补的功能,下列四幅小图中(箭头表示水源补给方向),正确表示河 流汛期的是
A. a B. b C. c D. d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资源可利用量高于世界平均值 B. 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C. 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 D. 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
2.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
A. 降水总量小 B. 降水年际变化大
C. 浪费严重 D. 水资源需求量大
下图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 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B. 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C. 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D. 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2.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B. 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C. 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D. 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下图是“某地水循环运动中的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M表示( )
A. 形成地下水 B. 形成生物水
C. 形成湖泊水与沼泽水 D. 形成冰川等固态水
2.该地人们的下列活动,可促使M增加的是( )
A. 植树造林 B. 扩大耕地规模
C. 修建水库 D. 城市化加速
我国某湖泊面积2.8 km2,海拔1483 m,湖泊水深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1.该湖泊最有可能位于 ( )
A. 青藏高原 B. 西北地区 C. 华南地区 D. 长江中下游地区
2.该地区河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
A. 地下水 B. 高山冰雪融水 C. 大气降水 D. 湖泊水
3.引起该湖泊水深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气温 B. 降水 C. 海陆位置 D. 季风环流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和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下面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高中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他们所在城市的相关信息。
材料一 该城市及郊区地形剖面图。
材料二 该城市1990年和2010年土地覆盖百分比。
材料三 该城市市中心与郊区近地面下午4时的气温差。
(1)结合地形和植被状况,分析该城市冬季空气自净能力下降的原因。
(2)指出土地利用的变化给该城市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近地面污染物迁移的方向及原因,并提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